論我國合同法上的無權處分合同及其效力——《合同法》第51條再探討
本文關鍵詞:論我國合同法上的無權處分合同及其效力——《合同法》第51條再探討,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正 我國《合同法》第51條明確規(guī)定:"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chǎn),經(jīng)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合同有效。"依該條之反義解釋,無權利人處分他人財產(chǎn),未經(jīng)權利人追認或無權利人事后也未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無效。依此,因無權處分而訂立的合同在我國合同法上應屬效力待定合同,其有效與否完全取決于權利人是否追認以及無權處分人事后是否取得了處分權。該項制度在我國民法體系中是否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筆者認為尚值得進一步探討。
【作者單位】: 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法學院 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法學院
【關鍵詞】: 無權處分合同 我國合同法 權利人 善意取得制度 出賣人 無處分權 所有權 依合同 權利瑕疵 合同效力
【分類號】:D923.6
【正文快照】: 我國《合同法》第51條明確規(guī)定:“無處分權的人處分他人財產(chǎn),經(jīng)權利人追認或者無處分權的人訂立合同后取得處分權的,合同有效!币涝摋l之反義解釋,無權利人處分他人財產(chǎn),未經(jīng)權利人追認或無權利人事后也未取得處分權的,該合同無效。依此,因無權處分而訂立的合同在我國合同法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本宏;論懲罰性賠償在合同領域的適用[J];安徽電力職工大學學報;2002年02期
2 李明發(fā);;信用制度的民事法律保障機制研究[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3 孔東菊;違約責任與侵權責任之比較研究[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4 李青,翁焱;第三人侵害債權的國際比較及具體形態(tài)研究[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5 李騰宇;論締約過失責任法律制度[J];安陽大學學報;2004年01期
6 李敬從;論不真正連帶債務[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S1期
7 李偉;試析合同無效時返還財產(chǎn)的法律性質(zhì)[J];北方交通大學學報(社科版);2003年03期
8 張影;第三人原因違約及其責任承擔[J];北方論叢;2002年06期
9 趙江勇;代位權行使效力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10 范在峰,張斌;兩大法系違約損害賠償可預見性規(guī)則比較研究[J];比較法研究;2003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焦曉菲;;論經(jīng)營服務者的安全保障義務[A];第一屆全國安全科學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林國榮;;侵犯著作權的構成要件——侵犯著作權的法律問題研究之一[A];福建師大福清分校2003年會議論文匯編[C];2003年
3 陳永強;;位權制度探析[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2年
4 于信州;曾江波;;保險標的、保險利益與保險契約之標的[A];第三屆中國律師論壇論文集(實務卷)[C];2003年
5 孫衛(wèi)星;;淺議合同履行中的附隨義務[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4年
6 張穎;葉金花;;論要式欠缺對合同效力的影響[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4年
7 姜叢華;朱寧;;預約研究[A];第四屆中國律師論壇百篇優(yōu)秀論文集[C];2004年
8 李丹;;“誰漏油,誰賠償”原則合理性分析[A];中國律師2005年海商法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沈榮華;;“賠償與補償基金”之理論基礎探悉[A];中國律師2005年海商法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邢穎;禁止證券欺詐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2 楊漢平;政府采購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3 陳東;論跨國公司治理中的責任承擔機制[D];廈門大學;2001年
4 黃暉;商標權利范圍的比較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胡平;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張嚴方;消費者保護法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謝鴻飛;法律行為的民法構造:民法科學和立法技術的闡釋[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李曉龍;大型機電工程項目索賠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3年
9 王寶蒞;斷了線的等價交換?!——合同的倫理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10 楊士軍;公司治理結(jié)構、公司績效與股票市場效率[D];復旦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龍新華;小額電子資金劃撥中的消費者保護——英美法的借鑒與中國相關法制的完善[D];暨南大學;2000年
2 忻如國;應收款轉(zhuǎn)讓法律問題研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0年
3 江麗娜;產(chǎn)品責任歸責原則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4 廉曉春;不當?shù)美埱髾嗟臉嫵杉翱罐q[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1年
5 顧偉;債權人代位權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6 黃臺英;關于中國合同法的違約體系之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7 黃玉清;行政追償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8 婁正濤;債權人代位權制度之檢討[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9 謝永江;個人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法律問題初探[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10 楊彩霞;試論國際私法中的侵權行為[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素娟;楊彥浩;;論無權處分的法律效力[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社科版);2011年04期
2 萬楊;;以買賣契約為典型分析無權處分合同效力[J];商品與質(zhì)量;2011年S6期
3 肖瑤;玄璇;馬燕;;論無權處分合同的效力[J];知識經(jīng)濟;2011年13期
4 王晨;況倫;任玉海;;違約金的司法調(diào)整[J];重慶行政(公共論壇);2011年03期
5 朱衛(wèi)華;;我國合同法格式條款規(guī)定之完善——一起加工合同糾紛引出的思考[J];華夏星火;2005年Z1期
6 紀慧;;從一則案例淺析第三人代為履行債務與合同債務轉(zhuǎn)移的區(qū)別以及《合同法》相關條文的完善[J];經(jīng)營管理者;2011年14期
7 李燕;李夢嬌;戴然;;淺析無權處分合同的效力[J];青春歲月;2011年16期
8 翟新輝;;論租賃權相關法律漏洞的補充——兼談我國合同法及物權法相關條款的修改[J];學術交流;2011年07期
9 ;村干部借款村委會用 由誰負責還款[J];生意通;2011年09期
10 儲陳城;李燕紋;;論網(wǎng)絡店鋪租賃的法律關系[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蔣光輝;;無權處分合同效力的法經(jīng)濟學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論文集(上)[C];2008年
2 潘公明;;論不安抗辯權制度[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4年
3 方國慶;;試論合同法對貨運代理人法律地位的影響[A];中國律師2000年大會論文精選(下卷)[C];2000年
4 王永亮;;論意思自治原則在新合同法中的體現(xiàn)[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5年
5 方國慶;;合同法要約與承諾制度對提單貨物運輸合同的影響[A];中國律師2002海商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6 錢蓓楨;;論物權所有權轉(zhuǎn)移及風險責任的關系——兼論所有權保留情況下的風險責任問題[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4年
7 郭小東;許先叢;;論合同法上的代位權制度[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2年
8 張友蘇;;從某個司法解釋所聯(lián)想到司法權的不當擴張問題——最高人民法院“第二次立法”現(xiàn)象芻議[A];2009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經(jīng)濟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9 孫衛(wèi)星;;淺議合同履行中的附隨義務[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4年
10 任玉月;;談合同自由原則的限制及其正當性[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朱鳳英;無權處分合同效力待定[N];人民法院報;2004年
2 秦文芳;契約自由是我國合同法核心與靈魂[N];中國企業(yè)報;2002年
3 張澄;要約和承諾制度淺析[N];江蘇經(jīng)濟報;2005年
4 卿洪禹 胡玉明;論我國合同法的誠實信用原則[N];經(jīng)理日報;2006年
5 中國人民大學民商法博士研究生 謝遠揚;網(wǎng)絡團購糾紛 法律如何應對[N];人民法院報;2011年
6 曾德軍;不安抗辯與預期違約規(guī)則及我國合同法規(guī)定的缺陷[N];人民法院報;2000年
7 吳英;酒店丟車應否賠償[N];江蘇法制報;2007年
8 河金;誰代理誰[N];中國旅游報;2011年
9 吳敦;同時履行抗辯權之適用[N];江蘇法制報;2006年
10 趙文;完善債權人代位權客體的幾點思考[N];江蘇法制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葉i吰,
本文編號:33131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hetongqiyue/3313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