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欺詐的侵權責任——以合同法、侵權法對欺詐的不同規(guī)制為角度
[Abstract]:Fraud in the field of civil law is regulated by both the system of legal act and the system of tort liability, but the emphasis of the two systems is not the same. Fraud accords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general tort liability and can be applied to the provisions of the General principles of Civil Law on fault liability. It is recognized that the tort liability of fraud is beneficial to the victim. The object of fraud is usually the legal interest of the victim's mental freedom, but it may also be the victim's personal right or general personality interest. The right of claim arising from the liability of fraud tort and the remedy of contract law should be the same, and the victim has the right to choose the remedy way.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23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汪傳才,凌艷傳;論締約過程中的告知制度[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2 張穎杰;論國企改制的產(chǎn)權構建[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3 張宗高;我國證券民事責任制度不足與完善[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4 高鵬;論共同危險行為之歸責基礎[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02期
5 吳堅;侵權行為法上的因果關系[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6 崔明伍;新聞侵權行為的特殊性[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7 杜穎;人格權保護中的保全請求權[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8 張蓉;試析民事法律行為制度與意思自治的關系[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9 徐志紅;郝守則;;房屋承租人優(yōu)先購買權法律適用之研究[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4期
10 陳宏偉;民法中意思表示錯誤類型及其救濟方式[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東;論跨國公司治理中的責任承擔機制[D];廈門大學;2001年
2 龔賽紅;醫(yī)療損害賠償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黃暉;商標權利范圍的比較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胡平;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李光林;企業(yè)產(chǎn)權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謝鴻飛;法律行為的民法構造:民法科學和立法技術的闡釋[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7 徐念沙;國有獨資公司治理結(jié)構的法律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8 鄧輝;論公司法中的國家強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9 趙廉慧;財產(chǎn)權的概念[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10 王寶蒞;斷了線的等價交換?!——合同的倫理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衡生;論民法請求權基礎之選擇[D];湘潭大學;2006年
2 龍新華;小額電子資金劃撥中的消費者保護——英美法的借鑒與中國相關法制的完善[D];暨南大學;2000年
3 朱凱;現(xiàn)代侵權法的演變及若干理論問題的功能性透視[D];鄭州大學;2000年
4 李斌;有關合同法中顯失公平規(guī)則的探討[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0年
5 馮旭峰;物權行為理論比較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1年
6 申建平;物權變動初探[D];黑龍江大學;2001年
7 鄧立強;代理權若干問題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1年
8 陳智俐;權利質(zhì)權研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1年
9 崔文俊;行政補償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10 傅立英;論票據(jù)無因性[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肖可義;姜瑞林;;對網(wǎng)絡消費欺詐行為的法律規(guī)制[J];前沿;2009年10期
2 任利興;消費欺詐的法律規(guī)制[J];理論探索;2005年04期
3 莫萬友;論拆封合同[J];時代法學;2005年04期
4 杜仲霞;;馳名商標權濫用及其法律規(guī)制[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5 錢新容;;非婚同居現(xiàn)象研究[J];當代經(jīng)理人(中旬刊);2006年11期
6 曉曼;;知識產(chǎn)權壟斷的法律規(guī)制[J];法制與社會;2007年10期
7 姚維保;韋景竹;;個人數(shù)據(jù)流動法律規(guī)制策略研究[J];圖書情報知識;2008年02期
8 范林;張利;何麗珠;張邦鋪;;論性騷擾及其法律規(guī)制[J];法制與社會;2008年17期
9 馬艷麗;董健;郭輝;;格式合同與消費者權益的保護[J];法制與社會;2008年22期
10 逄愛卿;;對我國家庭暴力的法律思考[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8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姜斐斐;;論商標的淡化及其法律規(guī)制[A];2009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知識產(chǎn)權專業(yè)委員會年會暨中國律師知識產(chǎn)權高層論壇論文集(上)[C];2009年
2 樊美和;;對修改“加倍賠償”條款的思考[A];重慶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統(tǒng)優(yōu)秀論文集(2003-2004)[C];2005年
3 張仁克;;欺詐與懲罰——對《消法》第49條的認識[A];紀念《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頒布十周年有獎征文獲獎文集[C];2004年
4 劉繼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49條的法律分析[A];紀念《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頒布十周年有獎征文獲獎文集[C];2004年
5 鐘北釗;呂亞峰;王小琴;;論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不正當競爭行為的法律規(guī)制[A];反不正當競爭理論研究[C];2003年
6 劉大洪;廖建求;劉建新;;消費信息不對稱的法律規(guī)制[A];紀念《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頒布十周年有獎征文獲獎文集[C];2004年
7 王孟川;;談欺詐 話《消法》[A];紀念《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頒布十周年有獎征文獲獎文集[C];2004年
8 楊鴻臺;高慧開;;同性婚姻法律規(guī)制研究[A];2010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性別視野下的中國道路和社會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0年
9 胡佳;叢中笑;;“雙倍賠償”制度之我見[A];紀念《消費者權益保護法》頒布十周年有獎征文獲獎文集[C];2004年
10 鄭創(chuàng)琴;;中國商會法律制度之探析[A];中國商法年刊(2007):和諧社會構建中的商法建設[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春暉 山西移動公司首席法律顧問 博士;電信格式條款的法律規(guī)制[N];人民郵電;2003年
2 中國人民大學民商法博士研究生 張衛(wèi)英;“包二奶”現(xiàn)象的法律規(guī)制[N];中國社會報;2002年
3 本報記者 趙志剛;網(wǎng)絡環(huán)境下的法律規(guī)制[N];檢察日報;2000年
4 盧昌軍;試離婚當受法律規(guī)制[N];今日信息報;2007年
5 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庭長 宋曉明 法官助理 高燕竹;商事侵權法律規(guī)制若干問題研究[N];人民法院報;2011年
6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北海市海城區(qū)黨委辦公室 蘇彥;網(wǎng)絡隱私侵權法律規(guī)制之我見[N];人民法院報;2011年
7 唐素琴;藝術品創(chuàng)作產(chǎn)生環(huán)節(jié)的法律規(guī)制[N];中國藝術報;2006年
8 孫勝好;欺詐婚姻應屬可撤銷范疇[N];民主與法制時報;2006年
9 范伯松 秦峰;堅決支持“假一罰十”[N];中國經(jīng)營報;2007年
10 四川省德陽市工商局 黃昌金;如何定性該超市的行為[N];中國工商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朱文雁;論英國對誹謗的法律規(guī)制[D];山東大學;2012年
2 張健;專利權濫用及其法律規(guī)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武長海;論知識產(chǎn)權濫用的法律規(guī)制[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7年
4 余俊生;網(wǎng)絡虛擬財產(chǎn)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5 艾茜;個人征信法律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6 汪華志;公司欺詐性財產(chǎn)轉(zhuǎn)讓行為及其法律控制[D];中國人民大學;2004年
7 司艷麗;論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流轉(zhuǎn)的法律規(guī)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8 楊帆;技術標準中的專利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唐文發(fā);合同欺詐行為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2 孫慧;購物返券的法律規(guī)制[D];吉林大學;2008年
3 劉欣然;缺陷產(chǎn)品法律規(guī)制研究[D];鄭州大學;2005年
4 謝沁;知識產(chǎn)權濫用及其法律規(guī)制[D];湘潭大學;2005年
5 陳巖梅;論非婚同居的法律規(guī)制[D];廈門大學;2008年
6 王思洋;論格式合同的法律規(guī)制[D];吉林大學;2007年
7 王麗萍;論非婚同居[D];黑龍江大學;2007年
8 張望朝;性權利的價值意蘊及法律規(guī)制[D];黑龍江大學;2006年
9 魯虹;論格式合同[D];四川大學;2007年
10 黎光宇;家庭暴力法律規(guī)制的若干問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32703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hetongqiyue/2327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