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碳排放權之用益物權屬性
本文關鍵詞:論碳排放權之用益物權屬性
更多相關文章: 碳排放權 溫室氣體 用益物權 《京都議定書》 法定性 公權性
【摘要】:碳排放權是《京都議定書》所催生的一種新型權利。當前,碳排放權交易已成為碳減排的重要舉措,但學界對碳排放權的權利屬性研究不足,認識不清,不利于碳排放交易的推進。碳排放權的客體為特定數量的溫室氣體,符合"物"的特性;主體擁有直接支配力和排他力,以獲取特定數量溫室氣體的使用價值為內容,故屬于用益物權,符合物權法定原則。雖然碳排放權受公權性影響甚深,但不會改變其作為用益物權的法律屬性。明確此點對于保障、規(guī)范和發(fā)展碳交易制度具有積極意義。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
【關鍵詞】: 碳排放權 溫室氣體 用益物權 《京都議定書》 法定性 公權性
【基金】:浙江大學“985工程”三期專項資金資助項目 浙江大學氣候變化法律研究中心資助項目
【分類號】:D996.9;D923.2
【正文快照】: 1997年12月,國際社會已將碳交易作為一種減排的重要舉措寫入《京都議定書》!毒┒甲h定書》為碳交易的開展提供了行動指南,規(guī)定了發(fā)達國家的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和減排方式。世界各國制定適合本國國情的碳交易制度始于《京都議定書》的引導,并最終推動一個嶄新的交易品種逐漸在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歐陽麗芬;;居住權合理性問題探討[J];新學術;2006年01期
2 蘇杭;張斌;;地上權制度之歷史研究——兼評我國地上權立法[J];河南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3 關霖;;論用益物權在股權中的體現(xiàn)[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4 谷旭牧;;論平等保護原則和私人物權制度利弊[J];華章;2008年10期
5 林洋;阮鋒;;對用益?zhèn)鶛嗟乃伎糩J];廣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6 吳娜;;居住權制度在我國的立法思考[J];金卡工程(經濟與法);2011年04期
7 龐雯文;;論典權制度的存廢[J];商品與質量;2011年S6期
8 孫展望;羅秀蘭;;論房屋租賃權的用益物權性質[J];湛江海洋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9 李芳梅;;論軍事征用物權的幾個基本問題[J];西安政治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10 朱廣新;;地役權概念的體系性解讀[J];法學研究;2007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朱培;陶信平;;試論不動產用益物權的抵押[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2年
2 袁記平;;飲用水權的探析[A];水資源、水環(huán)境與水法制建設問題研究——2003年中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3年
3 鐘愛玲;;論《物權法》中的海域使用權[A];環(huán)境法治與建設和諧社會——2007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四冊)[C];2007年
4 王洪斌;;“兩型”社會下的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A];2009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經濟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羅小民;;適應《物權法》規(guī)范探礦權[A];資源·環(huán)境·和諧社會——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伊媛媛;;物權生態(tài)化下的用益物權的新發(fā)展[A];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建設與環(huán)境資源法的熱點問題研究——2006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論文集(一)[C];2006年
7 王伯文;;“枯木逢春”:地役權保障機制的反思、展望與創(chuàng)立——以民事、行政同步推進為視角[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8 徐滌宇;;漁業(yè)權物權化之立法對策和建議[A];水資源、水環(huán)境與水法制建設問題研究——2003年中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3年
9 廖斌;崔金星;;自然資源物權及其在物權法類型體系中的應有地位[A];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建設與環(huán)境資源法的熱點問題研究——2006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論文集(一)[C];2006年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A];2007年度中國汽車摩托車配件用品行業(yè)年度報告[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權衡;《物權法》應把礦業(yè)權規(guī)定為用益物權[N];地質勘查導報;2005年
2 許良芳 王軍;由典權性質看其對典當效力的影響[N];人民法院報;2006年
3 程勝清;越界的竹子不是土地的孳息[N];檢察日報;2008年
4 北京大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 師安寧;土地承包經營權的設立與流轉[N];人民法院報;2008年
5 溫世揚;完善農地用益物權制度的思考[N];人民日報;2009年
6 本報法律組;越界長出的竹子應歸誰所有?[N];檢察日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陽妍;海域物權推動了傳統(tǒng)物權制度的發(fā)展[N];中國海洋報;2006年
8 王竹 李陳婷;用益物權制度呈現(xiàn)三大特點[N];檢察日報;2007年
9 本版編輯邋重慶市電信有限公司 彭常 曹曉靜;期盼《電信法》中明確電信建設通路權[N];人民郵電;2007年
10 墨帥邋常永江;越界竹子宜由相鄰雙方共同受益[N];檢察日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蔡永民;論物權法視野下的水資源法律保護[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7年
2 林剛;中國他物權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3 王智斌;行政特許的私法分析[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4 陳祥健;論空間地上權[D];福建師范大學;2009年
5 吳清旺;房地產開發(fā)中的利益沖突與衡平——以民事權利保障為中心[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6 樸恩惠;韓國傳貰權制度研究——兼與中國典權比較[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王富博;居住權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8 李遐楨;物權法定下地役權的困惑[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9 王宇飛;論我國農村承包地收回制度的權利邏輯[D];吉林大學;2011年
10 張冬梅;物權法視野下的林權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嬌;論中國典權制度的歷史、現(xiàn)狀及走向[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2 李英麗;地上權制度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5年
3 王曉明;空間權法律制度研究[D];鄭州大學;2005年
4 張廣才;海域使用權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5 梁鵬;居住權制度的立法研究[D];暨南大學;2006年
6 孫娟;論我國土地承包經營權[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7年
7 陳銘勇;空間使用權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8 楊慧;論我國居住權的立法選擇[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9 苗穎;無線電頻譜資源用益物權法律問題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9年
10 姜曉旭;我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法律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72438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724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