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T融資信用結構的法律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4-24 01:24
本文集中對BOT融資方式的基礎——BOT融資信用結構展開研究。作為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融資方式之一,BOT方式獲得成功運用的關鍵之處在于該種融資模式具有復雜而完善的信用結構,信用的創(chuàng)建、加強和維持是BOT項目方式一切法律特征的出發(fā)點。 本文認為,BOT融資是一種高投入的、風險巨大、參與方復雜的交易過程,需要復雜的、結構化的信用安排。確保交易方權益的實現和最大程度的分散可能出現的風險是這種信用結構的重要目標。在BOT信用結構中,信用的重要基礎是未來資產,現有資產構成對未來資產的支持,這種信用結構的主要表現形式是擔保和合同。BOT的信用結構真正發(fā)揮作用的條件是這種信用結構能夠得到現行法律體系的支持,信用結構的安排能夠得到法律的保障和執(zhí)行。 本文由四部分構成。 第一部分是BOT融資信用結構的法律界定。該部分開篇分析了在法律視角下的信用和信用結構,提出不同的融資需求會要求不同的信用結構基礎,有效的信用結構的本質是法律權利結構。BOT信用結構具有三個重要特征,即BOT信用結構指向未來資產,現有資產構成對未來資產的信用支持,以及這種信用結構的動態(tài)性特征。 第二部分是BOT...
【文章來源】: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4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引言
一、BOT融資信用結構的法律界定
(一) 法律視角下的信用與信用結構
(二) BOT融資信用結構
1. BOT融資信用結構構成
2. BOT融資信用結構的特征
(三) 法律框架在 BOT融資信用結構形成中的作用
二、BOT融資信用結構的內部層次
(一) BOT項目的核心信用基礎:未來現金流
(二) 項目資產信用
1. 項目資產一般范圍及其信用意義
2. 不同BOT項目實體組織形態(tài)對項目資產范圍的影響
(三) 參與人信用增級
1. 特許權協議的政府信用授予
2. 發(fā)起人信用支持
3. 其他項目參與方的信用支持
三、BOT融資信用結構的法律形式分析
(一) BOT信用結構中的擔保
1. 傳統(tǒng)擔保形式在 BOT信用結構中的應用
2. 適應 BOT信用結構的擔保形式
(二) BOT信用結構中的合同形式
1. 以獲得項目資產擔保權益為目標的合同
2. 以現金流控制為目標的合同
四、對中國BOT融資信用結構的反思與重構
(一) BOT融資信用結構的失衡——實例分析
(二) BOT信用支持法律途徑的不足
1. 現行法律框架所許可的融資渠道狹窄
2. 法律對 BOT融資結構的“無追索”限制
3. 金融法律制度的信用授予限制
4. 物權法定傳統(tǒng)與信用結構多元化難題
(三) BOT融資信用結構法律框架的完善建議
結論
參考書目
本文編號:3156407
【文章來源】: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4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引言
一、BOT融資信用結構的法律界定
(一) 法律視角下的信用與信用結構
(二) BOT融資信用結構
1. BOT融資信用結構構成
2. BOT融資信用結構的特征
(三) 法律框架在 BOT融資信用結構形成中的作用
二、BOT融資信用結構的內部層次
(一) BOT項目的核心信用基礎:未來現金流
(二) 項目資產信用
1. 項目資產一般范圍及其信用意義
2. 不同BOT項目實體組織形態(tài)對項目資產范圍的影響
(三) 參與人信用增級
1. 特許權協議的政府信用授予
2. 發(fā)起人信用支持
3. 其他項目參與方的信用支持
三、BOT融資信用結構的法律形式分析
(一) BOT信用結構中的擔保
1. 傳統(tǒng)擔保形式在 BOT信用結構中的應用
2. 適應 BOT信用結構的擔保形式
(二) BOT信用結構中的合同形式
1. 以獲得項目資產擔保權益為目標的合同
2. 以現金流控制為目標的合同
四、對中國BOT融資信用結構的反思與重構
(一) BOT融資信用結構的失衡——實例分析
(二) BOT信用支持法律途徑的不足
1. 現行法律框架所許可的融資渠道狹窄
2. 法律對 BOT融資結構的“無追索”限制
3. 金融法律制度的信用授予限制
4. 物權法定傳統(tǒng)與信用結構多元化難題
(三) BOT融資信用結構法律框架的完善建議
結論
參考書目
本文編號:315640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31564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