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研究
本文選題: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 + 法律經濟學 ; 參考:《西南財經大學》2011年碩士論文
【摘要】: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是一國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有機組成部分,是維護知識產權權利人合法權利的有效途徑。海關根據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對與進出口貿易相關的知識產權實施保護,不僅有利于維護我國的國際聲譽、提高我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而且有利于減少國際糾紛、改善我國的投資環(huán)境。隨著知識產權海關保護越來越受到各國的重視,國內外學者都對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進行了相關研究。國內外學者研究大多集中于知識產權海關保護的法律法規(guī),側重于研究法律法規(guī)的制定以及知識產權海關保護的法律環(huán)境的建設,而對于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確立后的實施效果及經濟效益的研究較少。一種法律制度的確立不僅要體現其公平性,也要體現其實效性。以往對于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的研究大多是從法學角度出發(fā),很少從經濟學角度對其進行研究。因此,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礎之上,從經濟學的角度出發(fā),對我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的實效性及其帶來的經濟效益進行研究。本文基于法律經濟學的研究視角,采用規(guī)范分析、實證分析、案例分析和比較分析的方法,對我國以《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為核心的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進行研究。本文在對我國以《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為核心的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的研究基礎之上,結合我國海關執(zhí)法實踐,以我國海關總署統(tǒng)計的進出口侵權案件為例,探討了我國現行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的實效以及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分析結果提出完善的思路。本文分為六個部分: 第一部分概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方法以及現有的相關文獻研究。在這一部分,主要是闡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即研究我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的實效以及存在的問題。本文在這一部分還詳細闡述了所采用的法律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如規(guī)范分析、實證分析、案例分析等。此外,還概括說明了現有的國內外關于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的研究等。 第二部分是本文研究視角的概述。本文是基于法律經濟學的研究視角對我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進行研究。在這一部分,本文主要闡述了法律經濟學的理論基礎與一般分析框架。經濟學中的微觀經濟理論、交易成本理論、產權經濟學理論、制度變遷理論等構成了法律經濟學的理論基礎,這些理論為本文分析我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提供了理論支撐。同時,本文借助法律經濟學的分析框架,將我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看作一個法律市場,從供給分析、均衡分析、成本收益分析的框架出發(fā)研究我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 第三部分從五個方面分析了我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的建設情況。首先,借助產權經濟學相關理論,對知識產權的概念、特征、屬性、以及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進行分析。接著,本文對我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的建設歷程進行了回顧。本部分的第三個方面,是對我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的法律體系的闡述,說明我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的核心及其組成部分。第四個方面,主要是根據我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闡述海關保護知識產權的基本程序。最后,以我國從1994年實施知識產權海關保護以來所查處的案件、查獲的侵權商品數量及價值等方面來評價我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的實施效果。 第四部分是借助法律經濟學的分析框架,即法律市場、法律供給需求分析、均衡分析來對我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的現狀與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本文首先對我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的供給和需求進行分析,通過將其看作一個法律市場,分析我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是否接近均衡,從而衡量其立法效益。在此分析框架下可知,現階段我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的有效供給不足,在現有的技術狀況下沒有通過投入要素的最有效組合制定出最適宜的法律,使得我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處于非均衡狀態(tài),非均衡狀態(tài)也即效率較低的表現,這會導致我國進出口貿易秩序的混亂或者是權利保障的缺位。 第五部分是借助法律經濟學分析框架下的成本收益分析對我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的實效進行分析。在這一部分,本文將規(guī)范分析與實證分析相結合,運用比較分析、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對我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的成本收益進行分析。本文在建立成本收益模型的基礎上,以制定和修改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的成本以及實施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的成本來衡量總成本,以制定和修改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的收益以及實施該制度的收益來衡量總收益,對我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的成本收益進行了衡量分析。分析結果表明,在其他影響因素不變的情況下,與其他國家的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相比,我國在現有制度體系下的實施收益較低,并未滿足進出口貿易的需要、促進進出口貿易的發(fā)展。較低的收益不能彌補較高的成本,從而使得我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的效率較低。 第六部分提出了優(yōu)化我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的思路。我國經濟的不斷增長與貿易的快速發(fā)展對我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由此也就推動了我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的變遷。在這一部分,本文以制度經濟學作為理論基礎,通過優(yōu)化我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來達到界定產權、規(guī)范交易、約束成本、激勵經濟的目的。要提高我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的實效,以此推動我國進出口貿易的發(fā)展,必須從以下兩方面進行優(yōu)化:是完善制度體系,即完善知識產權備案制度和防止知識產權濫用制度,以及填補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中的立法空白。二是提高海關執(zhí)法水平,即海關要提高執(zhí)法的透明度并完善對知識產權的保護管理。
[Abstract]:The customs protection system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s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system , and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protect the legal right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
The first part summarizes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 the research method and the related literature research in this paper . In this part ,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the practical effect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ustoms protec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 In this part ,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legal economics adopted in our country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 such as specification analysis , empirical analysis and case analysis .
The second part is an overview of the angle of view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our country based on the research perspective of legal economics . In this part , the paper mainly expound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general analysis framework of legal economics .
The third part of this part is a review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ustoms protec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 The third part of this part is the elaboration of the legal system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ustoms protec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
The fourth part is to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China ' s intellectual property customs protection system by means of the analysis framework of legal economics , namely , the legal market , the demand analysis of legal supply and the equilibrium analysis .
The fifth part is 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customs protection system in our country by means of the cost - benefit analysi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legal economics .
The sixth part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optimizing the protection system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 our country . In this part ,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new demands on the protection system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customs in our country . In this part , we should optimize our country ' s intellectual property customs protection system by optimizing our intellectual property customs protection system .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財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F752.5;F20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新華;;基于不同視角的法律經濟學研究:一個文獻綜述[J];財經問題研究;2007年02期
2 肖穎;;我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的考察——從規(guī)制知識產權濫用的視角[J];電子知識產權;2008年04期
3 張弘;;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探析[J];法制與社會;2007年01期
4 葉茂標;;簡論我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所面臨的執(zhí)法風險[J];法制與社會;2009年32期
5 董峻峰;知識產權的邊境保護[J];國際商務研究;1997年04期
6 王惠珍;;寧波進出口企業(yè)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問題探討[J];國際商務研究;2010年03期
7 趙卯生;;行政立法的效率和效益[J];經濟師;2006年12期
8 劉瑞瑞;;立法成本的法經濟學分析[J];經濟縱橫;2006年08期
9 李建偉;單向前;;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經濟學分析[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7年05期
10 梅毅之;;關于出口環(huán)節(jié)海關知識產權保護案例分析[J];科技與法律;2007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祝寧波;平行進口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崔發(fā)金;世貿體制下中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法律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1年
2 鐘保華;論知識產權的海關保護[D];吉林大學;2006年
3 馬忠源;海關出口商品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4 孫書華;知識產權海關保護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5 郭鴻雁;我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制度若干問題探討[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6 劉培國;論進口貿易中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D];山西大學;2007年
7 丁輝;知識產權海關保護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8 王軍;從過度保護到適度保護[D];廈門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09231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20923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