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巖礁概念的確立看“沖之鳥”的屬性
本文選題: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 + 島嶼; 參考:《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摘要】:日本借"沖之鳥"為由大肆宣布其擁有200海里專屬經(jīng)濟區(qū)和大陸架,并向大陸架界限委員會提交外大陸架申請。從《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第121條第3款巖礁概念的立法初衷上看,專屬經(jīng)濟區(qū)和大陸架的管轄權是基于島嶼居民的利益需要而被賦予沿海國的,這一需要包括兩個層級,一是居民生存的需要;二是居民發(fā)展的需要。從"沖之鳥"的情況看,它不具有維持礁上居民生存和發(fā)展的能力,因而不能擁有專屬經(jīng)濟區(qū)和大陸架。
[Abstract]:Under the pretext of "the bird of the rush", Japan has declared its exclusive economic zone and continental shelf at 200 nautical miles and submitte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Commission on the limits of the Continental Shelf. In view of the legislative intent of the concept of reef in article 121, paragraph 3, of the 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jurisdiction over the exclusive economic zone and the continental shelf is granted to the coastal State on the basis of the interests of the island population, which consists of two levels, First, the residents need to survive; second,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sidents. In the case of the "flushing bird", it is not capable of maintaining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inhabitants of the reef and therefore cannot have an exclusive economic zone and a continental shelf.
【作者單位】: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分類號】:D993.5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梁麗芝;賀永祥;;論我國公務員流動約束機制的完善[J];理論探討;2007年03期
2 張明楷;新刑法與法益侵害說[J];法學研究;2000年01期
3 周光權;行為評價機制與犯罪成立——對犯罪構成理論的擴展性思考[J];法學研究;2000年03期
4 王衛(wèi)明,張文楚;行政指導救濟制度研究[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5 李承,楊超;當代政治發(fā)展視野中的利益群體分析[J];江蘇社會科學;2001年05期
6 吳傳毅;論個人權威與法律權威[J];吉首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7 姜孟亞;淺論行政聽證程序在我國的適用及完善[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8 程秀波;倫理的制度化及其限制[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
9 程愛勤;;對菲律賓在南沙群島主權主張之“國家安全原則”的法理分析[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10 劉同君,夏民;法學審視——高校學生管理工作法治化之誤區(qū)[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1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志媛;刑事證據(jù)可采性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2 劉華安;當代中國政治穩(wěn)定機制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3 陳百賢;論船舶污染損害賠償[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4 周林彬;WTO規(guī)則的法律經(jīng)濟分析與中國經(jīng)濟法理論創(chuàng)新[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2年
5 趙雪綱;論人權的哲學基礎[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6 宋增偉;制度公正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7 武飛;法律解釋:服從抑或創(chuàng)造[D];山東大學;2006年
8 彭巧紅;中越歷代疆界變遷與中法越南勘界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9 石家鑄;海權與中國[D];復旦大學;2006年
10 于建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文明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奉君;休謨正義觀述評[D];中共中央黨校;2004年
2 許根友;公司法中小股東權益保障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04年
3 唐宇光;當代西方法律理性的嬗變及啟示[D];黑龍江大學;2003年
4 謝靜;司法裁判中法律事實的認定[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5 宋亞蘭;我國稅收債法之現(xiàn)狀及若干問題的分析[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04年
6 袁紹義;洛克控權法律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7 李偉;安全保障義務論[D];華僑大學;2004年
8 劉維旭;論民法上的類推適用[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9 李勇;憲制模式與違憲審查制度之選擇[D];黑龍江大學;2004年
10 孫飛;商標領域平行進口的法律探析[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5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景光;閻季惠;;英國海洋事業(yè)的新篇章——談2009年《英國海洋法》[J];海洋開發(fā)與管理;2010年02期
2 常衛(wèi)兵;;中國“海洋國土”探析[J];理論月刊;2010年04期
3 俞海;;論當前形勢下維護我國海洋權益的措施[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0年04期
4 楊建博;;淺析美國在南海的海洋調(diào)查活動[J];魅力中國;2010年17期
5 董躍;;論歐盟北極政策對北極法律秩序的潛在影響[J];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6 葉玉明;;論“沖之鳥島”能否擁有自己的大陸架[J];大眾商務;2010年14期
7 竇超;;小島攻防 透視我國可能面臨的小島爭奪戰(zhàn)[J];艦載武器;2010年05期
8 張傳江;解德海;;和平利用海洋與海上軍事行動[J];政法學刊;2010年03期
9 ;釣魚島屬于中國[J];現(xiàn)代班組;2010年10期
10 廖璐琪;;淺析海洋法上緊追權的終止[J];法制與社會;2010年3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揚俊;;在中國老年保健(產(chǎn)業(yè))高峰論壇上的致辭[A];2010第二屆中國老年保。óa(chǎn)業(yè))高峰論壇文集[C];2010年
2 劉明生;張俊清;張小坡;;中國海南島典型熱帶藥用植物資源與研究[A];2010年中國藥學大會暨第十屆中國藥師周論文集[C];2010年
3 劉明生;張俊清;張小坡;;中國海南島典型熱帶藥用植物資源與研究[A];海南省藥學會二○一○年學術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0年
4 潘明珠;;臺灣海域觀光發(fā)展課題與對策[A];第12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第31分會場海峽兩岸區(qū)域合作與協(xié)同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10年
5 陳淑敏;黎偉標;Youyu Lu;王東曉;;南海特殊區(qū)域地形摩擦對熱帶氣旋以及海氣間潛熱通量的影響[A];第七次全國動力氣象學術會議論文摘要[C];2009年
6 劉揚淦;莊淑文;蔡振和;;莆田市氣候資源狀況與氣候災害分析[A];全國巨災風險管控與巨災保險制度設計研討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7 陳軍;;舟山群島閃電定位資料分析[A];第26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人工影響天氣與大氣物理學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8 許家琨;歐陽永忠;繆世偉;翟國君;暴景陽;孫雪潔;黃辰虎;;東海轄區(qū)海島礁測量的若干問題和對策[A];中國測繪學會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會成立50周年紀念大會論文集[C];2009年
9 許家琨;歐陽永忠;繆世偉;翟國君;暴景陽;孫雪潔;黃辰虎;;東海轄區(qū)海島礁測量的若干問題和對策[A];第二十一屆海洋測繪綜合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10 劉惠榮;楊凡;;北極法律的生態(tài)化路徑[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 劉江永;從歷史事實看釣魚島主權歸屬[N];人民日報;2011年
2 鐘聲;是“開拓日”還是竊取日?[N];人民日報;2011年
3 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院長 劉江永;從歷史事實看釣魚島主權歸屬[N];人民日報;2011年
4 鐘聲;是“開拓日”還是竊取日?[N];人民日報;2011年
5 張茜紅;釣魚島自古就是中國領土[N];中國國防報;2011年
6 本報記者 曲延濤;沖之鳥“穿上馬甲”還是礁[N];中國國防報;2011年
7 郭濟;俄政府代表團登陸爭議島嶼[N];工人日報;2011年
8 本報駐俄羅斯記者 張光政 本報駐日本記者 于青;俄推進爭議領土戰(zhàn)略布局,日心有不甘[N];人民日報;2011年
9 仇必春 陳榮金 本報特約通訊員 趙繼承;一磚一石固長城[N];解放軍報;2011年
10 本報駐日本、俄羅斯記者 于青 張光政;日外相訪俄 領土爭端最糾結[N];人民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華;基于系統(tǒng)仿真和情景模擬的崇明生態(tài)安全評估[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2 鄒樂君;基于光學遙感的海島識別及算法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3 劉登山;我國無居民海島使用權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4 歐馬;幾內(nèi)亞灣東海的海事爭端解決[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5 董簫;論航權交換[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6 魏書杰;中國海上貿(mào)易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9年
7 沈琪;崇明生態(tài)島建設空間決策支持模型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陳艷;薜荔之傳粉小蜂[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9 沈鵬;二戰(zhàn)后國家主權管轄范圍外區(qū)域美國外交決策研究—資源與利益的視角[D];外交學院;2009年
10 孔志國;現(xiàn)代條件下的屯海模式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袁金鳳;邊緣效應對千島湖陸橋島嶼植物群落結構的影響[D];浙江大學;2011年
2 劉興華;帶約束三角剖分算法的研究與實現(xiàn)[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0年
3 周群;國際法視野中的南海問題[D];吉林大學;2010年
4 孔梅;海島開發(fā)活動的環(huán)境效應評價[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0年
5 李瑩;韓日獨島(竹島)之爭中的美國因素[D];暨南大學;2010年
6 王嶸;生境片斷化對千島湖苦櫧種群空間遺傳結構的影響[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趙睿;浙江地區(qū)薜荔繁殖物候及其共生薜荔小蜂的生活史[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王春葉;基于遙感和GIS方法的千島湖區(qū)景觀格局與植被指數(shù)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孫玉冰;舟山群島的植被覆蓋度與景觀格局的變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10 黨王薇;淺議中國和平崛起時如何解決領海爭端[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205698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2056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