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國際法論文 >

國際船源污染防治法的特點和展望

發(fā)布時間:2018-06-15 06:10

  本文選題:國際船源污染防治法 + 歷史發(fā)展。 參考:《東岳論叢》2010年08期


【摘要】:隨著國際經(jīng)濟一體化的深入和船舶技術(shù)迅速發(fā)展,來自船舶的污染成為海洋環(huán)境污染的主要來源。20世紀50年代以來,在重大溢油事故的頻發(fā)的背景下,國際社會已經(jīng)逐步建立了一套控制船源污染的條約體系和較為完善的法律規(guī)則。國際防治船源污染海洋的立法也經(jīng)歷了從單一污染防治到多源污染防治的發(fā)展歷程。通過對國際船源污染防治法律的歷史發(fā)展和相關(guān)法律規(guī)則進行解讀,我們可以總結(jié)出國際船源污染防治法律內(nèi)在的特點,進而對國際船源污染防治法的發(fā)展趨勢做出展望。
[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hip technology, pollution from ships has become the main source of marin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ince the 1950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frequent oil spills.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has gradually established a treaty system and perfect legal rules for controlling pollution from ship sources. The international legislation to prevent marine pollution from ship source has also experienced the development from single pollution prevention to multi-source pollution prevention. Through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ship source pollution prevention law and related legal rules, we can summarize the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ational ship source pollution prevention law, and then make a prospect for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international ship source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law.
【作者單位】: 中國海洋大學法政學院;
【分類號】:D996.9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秦天寶;論船舶污染的國際法律控制[J];世界海運;1999年06期

2 于化偉;海洋環(huán)境責任保險[J];安全與環(huán)境工程;2002年02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功臣;建立我國船舶油污損害賠償機制的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5年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會平;試論在我國建立環(huán)境責任保險制度[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6期

2 黃德林,朱清;當前自然遺產(chǎn)保護的法制缺陷及其完善建議[J];湖北社會科學;2005年03期

3 陳梁,梁詠;淺淡入世后外商投資中國國際海上貨運代理業(yè)的法律問題[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4 王江凌;淺論海上船舶油污損害賠償?shù)姆秶拓熑蜗揞~制度[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5 許俊強;船舶保賠保險熱點法律問題研究[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6 崔建遠;論爭中的漁業(yè)權(quán)[J];法商研究;2005年06期

7 張湘蘭,張學輝;海上保險委付行為法律性質(zhì)新探[J];法學評論;2001年01期

8 張輝;試論對國際海運競爭的法律調(diào)整[J];法學評論;2005年04期

9 秦天寶,李震東;船舶污染的國際法律控制[J];廣播電視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10 朱鳳嵐;;“自然延伸”還是“中間線”原則——國際法框架下透視中日東海大陸架劃界爭端[J];國際問題研究;2006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方芳;;淺談我國海洋船舶油污損害賠償機制的建立[A];中國海洋學會2007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2 王小北;;淺談加入HNS公約對我國的影響[A];2007年中國航海學會危險貨物運輸專業(yè)委員會論文集[C];2007年

3 初北平;;國際集裝箱貨物運輸中貨運代理的法律地位探究[A];中國律師2002海商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4 李丹;;“誰漏油,誰賠償”原則合理性分析[A];中國律師2005年海商法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5 韋經(jīng)建;姚瑩;;公共運輸領(lǐng)域中回歸契約自由的嘗試——評《CMI運輸法公約》(草案)對于海運服務協(xié)議的調(diào)整思路[A];2007年海商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韓立新;;論我國海洋環(huán)境損害索賠的主體[A];2007年海商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邵敏;陳彬;;論最大誠信原則(英文)[A];2007年海商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艾素君;;論保賠保險合同下“先付條款”的內(nèi)容與效力[A];2007年海商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趙強;;我國海事賠償責任限制程序制度若干問題研究[A];2007年海商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10 張輝;;晚近國際航運競爭形態(tài)的轉(zhuǎn)變及其法律規(guī)制[A];2007年海商法國際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利民;中國近代領(lǐng)水主權(quán)問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2 朱建庚;海洋環(huán)境保護中的風險預防原則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3 董良飛;船舶生活污水污染特征及控制對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5年

4 李志文;船舶所有權(quán)法律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5年

5 吳繼剛;海洋環(huán)境污染損害賠償法律機制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5年

6 艾素君;保賠保險合同法律制度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7 馮輝;論船舶優(yōu)先權(quán)[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6年

8 劉剛仿;論海難救助的客體[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6年

9 李剛;論海洋污染責任認定及賠償[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10 陳百賢;論船舶污染損害賠償[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志文;環(huán)境侵權(quán)責任保險法律制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5年

2 康誠;無正本提單提、放貨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3 王應富;沿海運輸船舶油污損害法律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0年

4 蔣躍川;船員勞動合同之基本法律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0年

5 張功;二十一世紀海洋傾廢國際立法趨勢及我國對策[D];大連海事大學;2000年

6 劉海鷗;物權(quán)法上的優(yōu)先權(quán)制度研究[D];湘潭大學;2002年

7 任天干;保賠保險合同法簡論[D];上海海運學院;2002年

8 李良鴻;論海事?lián)D];上海海運學院;2002年

9 王霞峰;租約提單中的并入條款[D];上海海運學院;2002年

10 趙琛;中英海事訴訟程序之比較研究[D];上海海運學院;200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司玉琢;沿海運輸船舶油污損害賠償法律適用問題研究[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Z1期

2 司玉琢;沿海運輸船舶油污損害賠償若干法律問題研究[J];中國對外貿(mào)易商務月刊;2002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賈 P;國際商事仲裁的歷史發(fā)展[N];人民法院報;2004年

2 龔瑜;環(huán)境立法應追求“代際公正”[N];檢察日報;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郭策;保障措施制度在GATT/WTO框架下的演進[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6年

2 劉和平;歐盟并購控制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3 劉剛仿;論海難救助的客體[D];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2006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子濤;論地理標志的概念[D];蘇州大學;2006年

2 董作春;歷史發(fā)展視域中國際私法的和諧訴求[D];吉林大學;2008年

3 仇思源;論傾銷的確定[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4 韓耀斌;試述跨界河流的國際法保護[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5 朱磊;21世紀國際海事立法發(fā)展及其對我國海商法的影響[D];吉林大學;2005年

6 申亞林;關(guān)于最密切聯(lián)系原則有關(guān)問題的思考[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7 藺妍;國際融資租賃中的所有權(quán)法律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5年

8 林亞松;國際人權(quán)法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3年

9 李琳瑞;WTO一般例外規(guī)則研究[D];山西大學;2004年

10 王軍;國際刑事司法協(xié)助形式論[D];湘潭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02098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202098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8ac2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