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國際刑法的“法”屬性
本文選題:自然法 + 實在法。 參考:《東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摘要】:"二戰(zhàn)"之后,國際法層面的國際刑法雖然得到了快速的發(fā)展,但在國際法學界,對于國際刑法是否是"法"以及國際刑法是否具有強制力仍然存在爭議。國際法層面的國際刑法是國際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國際法的效力依據也是國際刑法的效力依據。實在法是國際刑法的主要效力依據,而自然法目前也是國際刑法重要的效力依據。個人和國家都應該為國際犯罪承擔刑事責任是國際刑法具有強制力的保證,是國際刑法特殊屬性的體現。
[Abstract]:After World War II,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at the level of international law has developed rapidly, but in international law circles, there are still disputes about whether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is "law" or whether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has compulsory force. International law is a part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international law is also based on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The actual law is the basis of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while the natural law is also the basis of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Both the individual and the state should bear the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for international crime. It is the guarantee of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and the embodiment of the special property of the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97.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虎華;國家刑事責任的國際法批判[J];學術季刊;2002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開寧;;契約精神與和諧社會[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1期
2 侯國躍;;試論物權法基本原則的確定——兼評《物權法(草案)》的相關規(guī)定[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3 歐元雕,孫蕾;發(fā)生論和價值論視角下的道德與法律——兼論加強公民道德建設的現實意義[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4 彭小龍;;陪審團審理微觀制衡機制考察——一個以美國為對象的分析實證視角[J];北大法律評論;2007年01期
5 陳福勝;法治人性基礎的三個視域[J];北方論叢;2004年06期
6 黃金榮;法的形式理性論——以法之確定性問題為中心[J];比較法研究;2000年03期
7 左衛(wèi)民;裁判依據:傳統(tǒng)型與現代型司法之比較——以刑事訴訟為中心[J];比較法研究;2001年03期
8 薛軍;良法何在?——論法治的價值基礎[J];比較法研究;2001年04期
9 許楚敬;關于國際刑事法院管轄權的幾個具體問題——兼評中國政府的立場[J];比較法研究;2004年06期
10 徐崇利;;國際經濟法律秩序與中國的“和平崛起”戰(zhàn)略——以國際關系理論分析的視角[J];比較法研究;2005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肖興利;;國家安全觀與國際法:發(fā)展、挑戰(zhàn)與回應[A];2006年中國青年國際法學者暨博士生論壇論文集(國際公法卷)[C];2006年
2 陳彬;;論一般國際法之上的自給自足體系的建立——基于第一性規(guī)則與第二性規(guī)則的研究[A];2006年中國青年國際法學者暨博士生論壇論文集(國際公法卷)[C];2006年
3 楊玲;;論我國重新仲裁的發(fā)回根據——以國內法院實踐為例[A];2006年中國青年國際法學者暨博士生論壇論文集(國際私法卷)[C];2006年
4 劉曉梅;佟子林;;探討安樂死合法化問題的社會學視角[A];第四屆全國中西醫(yī)結合心身醫(yī)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劉歌;叢青;;對一起管轄權糾紛案件中法律解釋問題的剖析[A];中國律師2000年大會論文精選(下卷)[C];2000年
6 蔡從燕;羅曙光;;民事司法改革與股份有限公司中小股東訴訟[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國良;論證據與定罪[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2 馬呈元;國際犯罪及其責任[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3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權力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4 許蘭亭;刑事一審程序實務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5 李光林;企業(yè)產權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孫笑俠;程序的法理[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7 余涌;道德權利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0年
8 張東江;商業(yè)銀行安全運營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陳海光;中國法官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10 葛明珍;論權利沖突[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付陽;司法公正與輿論監(jiān)督[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2 張傳新;論法律推理[D];河南大學;2001年
3 畢雁英;行政程序法的價值取向及其關聯因素分析[D];黑龍江大學;2001年
4 盧映群;消費信用合同若干法律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5 方義松;網絡版權制度與信息的有效傳播及公平使用——網絡版權權利擴張與限制的成本——效益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1年
6 張泳;自然法在西方法治理念形成中的作用及對中國法治之啟迪[D];西南師范大學;2001年
7 馬青波;民事訴訟法基本原則分析[D];湘潭大學;2001年
8 董同會;酷刑犯罪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9 武之歌;違約歸責原則[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10 常景龍;世貿組織爭端解決制度研究[D];鄭州大學;200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明倩;;國際法先驅:阿爾貝里科·貞提利[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宋云博;徐莉;;“歐洲法治”與“人本”思想——兼議歐美法治瑕疵與馬克思主義回歸[A];中國歐洲學會歐洲法律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張彤;;歐洲合同法的最新發(fā)展現狀與前景展望[A];中國歐洲學會歐洲法律研究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黃偉;;國際法人本化趨勢下WTO的互惠原則[A];中國法學會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二○○七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馬德才;;格老秀斯及其對國際法的貢獻[A];2006年中國青年國際法學者暨博士生論壇論文集(國際公法卷)[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李道剛;歐洲共同體與一般法律原則[N];人民法院報;2005年
2 譚 紅;歐洲的行政審判[N];人民法院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羅國強;論新世紀國際法之本體[D];復旦大學;2006年
2 朱茜;國際沖突中的倫理準則[D];吉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黃慶;國際法效力依據問題研究——一個比較文化的視角[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2 田洪捚;內地與香港婚姻法律沖突問題研究——來自proper law的審視[D];吉林大學;2004年
3 林吉輝;為現代國際關系奠基的自然法[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4 董澤華;國際貿易法統(tǒng)一理論與實踐[D];天津財經學院;2003年
5 王志遠;邁向一種自我規(guī)范的主權理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6 李欽若;試論人道主義干涉[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7 莊端;格勞秀斯的懲罰理論的法理探析[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96022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1960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