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老秀斯《海洋自由論》與17世紀初關(guān)于海洋法律地位的爭論
本文關(guān)鍵詞:格老秀斯《海洋自由論》與17世紀初關(guān)于海洋法律地位的爭論 出處:《史學(xué)月刊》2013年1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格老秀斯 《海洋自由論》 海洋法律地位 海洋主權(quán)論 海洋自由論 公海自由 領(lǐng)海主權(quán)
【摘要】:地理大發(fā)現(xiàn)催生了人類社會關(guān)于海洋法律地位的爭論。17世紀初,英、荷等新興歐洲列強挑戰(zhàn)葡萄牙、西班牙對全球海洋的壟斷地位。荷蘭法學(xué)家雨果·格老秀斯順應(yīng)時代潮流,從法理角度駁斥西、葡兩國的海洋主權(quán)論。他的《海洋自由論》系統(tǒng)論證了各國擁有自由進行海上航行和海外貿(mào)易的天賦權(quán)利;威廉·威爾伍德等同時代法學(xué)家則大力伸張各國的近海漁場管轄權(quán)。這場爭論凸顯了歐洲各國在海洋方面對"含括性"權(quán)利和"排他性"權(quán)利的雙向追求,并為此后"公海自由"和"領(lǐng)海主權(quán)"這對相輔相成的理念之不斷成熟奠定了良好的起點。
[Abstract]:The great geographical discovery spawned a debate on the legal status of marine.17 century human societ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British, Dutch and other emerging European powers to challenge Portugal, Spain monopoly of the global ocean. Holland jurist Hugo Grotios complies with the trend of the times, from a legal point of view to refute the west, Portugal's marine sovereignty theory. His "mareliberum > system demonstration all countries have the freedom of maritime navigation and the overseas trade of natural rights; offshore fisheries jurisdiction William Wilwood equivalent age jurists great act of countries. This debate highlights the European countries in the marine areas of" including "rights and exclusive rights for two-way pursuit, and then the" freedom of the high seas and territorial sovereignty "the concept of complementary mature laid a good starting point.
【作者單位】: 南京大學(xué)歷史學(xué)系;
【基金】:江蘇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國際體系的全球性擴展研究”(09LSA003)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D993.5
【正文快照】: *自地理大發(fā)現(xiàn)以來,海洋在人類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但當15~16世紀人們不斷利用和開發(fā)海洋之時,海洋的法律地位卻在很長一段時期內(nèi)顯得含糊不清。至17世紀初,西歐各民族國家逐漸成熟,它們對海洋及其資源的要求也日趨強烈,“國際貿(mào)易和海外殖民的利益要求有一個簡潔清晰的法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全喜;;格老秀斯與他的時代:自然法、海洋法權(quán)與國際法秩序[J];比較法研究;2008年04期
2 劉瀟;格老秀斯與自然法——簡評《戰(zhàn)爭與和平法》[J];現(xiàn)代法學(xué);2003年01期
3 武建奎;;格老秀斯正義戰(zhàn)爭思想探析[J];荊楚理工學(xué)院學(xué)報;2010年01期
4 高傳龍;;簡論格老秀斯的國際法思想[J];華章;2010年36期
5 馬忠法;《海洋自由論》及其國際法思想[J];復(fù)旦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2003年05期
6 馬忠法;;《海洋自由論》與格老秀斯國際法思想的起源和發(fā)展[J];比較法研究;2006年04期
7 洪永紅;;國際法的人文關(guān)懷[J];法治研究;2010年12期
8 古俊峰;;國際法對私法的移植簡史[J];研究生法學(xué);2004年03期
9 羅國強;;從《戰(zhàn)爭與和平法》看“和平崛起”的國際法基礎(chǔ)[J];比較法研究;2005年06期
10 程曉;;聯(lián)合國第三次海洋法會議評介[J];法學(xué)雜志;1983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條
1 馬德才;;格老秀斯及其對國際法的貢獻[A];2006年中國青年國際法學(xué)者暨博士生論壇論文集(國際公法卷)[C];200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北京市門頭溝區(qū)人民法院 母冰;“國際法之父”格老秀斯[N];人民法院報;2010年
2 本版撰文 曾濤;一個西方傳教士與國際法初入中國[N];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報;2009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2條
1 朱茜;國際沖突中的倫理準則[D];吉林大學(xué);2012年
2 薛磊;當代國際法中的承認制度[D];華東政法大學(xué);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3條
1 肖韜;格老秀斯與《海洋自由論》[D];山東大學(xué);2012年
2 劉佳;論國家主權(quán)理論的演變[D];江西師范大學(xué);2011年
3 劉靜;論人道主義軍事干涉[D];吉林大學(xué);2013年
,本文編號:137258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guojifa/1372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