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理論及應用
本文關鍵詞: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理論及應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吉林大學》 2011年
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理論及應用
孫兼
【摘要】:公司法人格否認是一種當公司股東濫用公司法人獨立地位和股東有限責任,逃避債務,嚴重損害公司債權人利益的,應當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的法定情形。本文主要對這一制度的基礎理論、適用范圍、構成要件、適用標準進行了探討,并且針對一些應用層面的問題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第一部分公司法人格否認的理論基礎 本部分主要是將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的基礎理論進行闡述。摘要的開頭部分我們已經(jīng)介紹了什么叫公司法人格否認,從其概念我們可以看出,這一制度設立的目的是為了在充分保護公司的獨立人格,發(fā)揮公司在經(jīng)濟活動中積極作用的同時,防止公司的幕后投資者利用公司身份謀取不正當利益,損害債權人利益情況的發(fā)生。這一制度的價值在于:第一、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的設立是對目前公司法法人制度的必要補充和保護。第二、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是法人制度的完善和發(fā)展。 第二部分公司法人格否認的適用范圍 本部分主要對公司法人格否認的適用范圍加以討論。從實踐中看,這一制度主要還是在傳統(tǒng)領域中加以適用。這里所說的傳統(tǒng)的適用范圍,指的是責任流向是從股東流向公司。即在個別處于支配地位的股東濫用股東有限責任和公司法人資格的情況下否定公司與其背后的股東各自獨立的人格及股東的有限責任,責令公司的股東對公司債權人或公共利益直接負責。這種情況也是最多最常見的。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傳統(tǒng)的公司法人格否認適用領域已經(jīng)不能滿足全部需求,隨之而來的便是突破傳統(tǒng)適用領域,出現(xiàn)了擴張適用的情形。這里所指的擴張也是從責任流向角度來說的。傳統(tǒng)的責任流向是從公司指向股東,而擴張的責任流向是從股東指向公司。擴張的適用情形主要包括兩種情況:一是法人格否認的反向適用,另一種是姐妹公司之間的法人格否認。 第三部分公司法人格否認的構成要件 首先,先來探討公司法人格否認的主體要件。從公司法的規(guī)定上分析,適用揭開公司面紗案件的原告是相應公司的債權人,被告是公司的股東或有股東性質的其他公司,好像沒有什么爭議。但是從實際角度出發(fā),我們還是需要探討下主體要件的一些特殊問題,從而解決實際的訴訟問題。這其中就包括原告的適格性、被告的適格性等問題。 其次,關于行為要件,要判定適用“揭開公司面紗”制度,需要判斷股東是否有濫用公司獨立人格的行為。在這些行為之中,可能是積極的行為,比如過度控制等,也有可能是消極行為,比如出資不足等。但最為常見的是四種行為:資本顯著不足、人格混同、公司形骸化和過度控制。 最后來討論結果要件,從結果上分析,如果確認使用公司法人格否認規(guī)則,那么就必須出現(xiàn)公司人格利用者濫用公司人格的行為給他人或者給社會造成了危害的結果。 第四部分公司法人格否認的適用標準 在本章節(jié)中,我們著重要討論的是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的具體適用標準。 第一,資本顯著不足的情況。公司的資本對于公司來說至關重要,它既是公司成立的前提和基礎,也是公司運作的保證和保障。在判斷資本顯著不足情況的時候,依據(jù)的是實收資本還是注冊資本需要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加以區(qū)別對待。至于判斷時間點也是需要根據(jù)不同的情況做出不同的時間選擇。同時,由于資本顯著不足情況的出現(xiàn)還會導致股東對公司、股東對其他股東、股東對債權人產(chǎn)生相應的責任和義務,在此部分將做出詳細的分析。 第二,人格混同情況。人格混同是判斷是否適用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的重要標準。人格混同是指公司與其成員之間或者與其他公司之間沒有相互獨立,出現(xiàn)了人格模糊或者重合的現(xiàn)象。人格混同情況和過度控制和法人形骸化有著比較相似的聯(lián)系,但是它們又各自有著各自的特點。人格混同主要表現(xiàn)在財產(chǎn)混同、業(yè)務混同、機構人員混同等幾個方面。 第三,過度控制情況。過度控制指的是股東通過對公司的控制,實施了不正當甚至是非法的手段。當這種行為出現(xiàn)時,完全影響了公司的獨立性,公司的獨立人格被完全忽視以致于公司成為股東利用的工具。從實際情況來看,過度控制多數(shù)出現(xiàn)在母子公司情況下。 第四,公司形骸化情況。公司形骸化指的是公司與股東完全混同,使得公司成為股東的另一個自我,或成為其代理機構和工具。公司形骸化出現(xiàn)較多的是一人公司和母子公司。公司形骸化是一種比較嚴重的情形,只有公司達到形同虛設的地步時,才可以認定此公司人格已經(jīng)形骸化。 第五部分我國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面臨的問題及解決意見 本部分筆者主要從證據(jù)問題,執(zhí)行環(huán)節(jié)以及法院是否可以主動適用幾個角度來闡述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在我國的一些問題以及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證據(jù)的問題主要是原告舉證困難以及舉證的尺度難以把握。證據(jù)的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完善一些證據(jù)規(guī)則和明確一些證明標準來取得更好的司法實踐效果。在執(zhí)行過程中是否可以適用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目前學術界存在著不同的觀點,筆者認為無論基于什么樣的情況都不應當在執(zhí)行過程中適用這一規(guī)則。至于法院是否可以主動適用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這一問題,筆者認為無論從法理上來講還是從法院的司法職能上來分析,法院都不應當主動適用這一公司法規(guī)則。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D922.291.91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郭勇;一人有限公司制度的重構[D];山東大學;2011年
2 劉陽;債轉股的法律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13年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石少俠;;公司人格否認制度的司法適用[J];當代法學;2006年05期
2 郭升選;“公司人格否認”辨[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3 蔣大興;;一人公司法人格否認之法律適用[J];華東政法學院學報;2006年06期
4 朱慈蘊;;公司法人格否認:從法條躍入實踐[J];清華法學;2007年02期
5 劉貴祥;法人人格否認理論與審判實務[J];人民司法;2001年09期
6 劉俊海;;新公司法中揭開公司面紗制度的解釋難點探析[J];同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7 甘培忠;論對母子公司關系的法律調控[J];中外法學;1997年04期
8 范健,趙敏;論公司法中的嚴格責任制度[J];中國法學;1995年04期
9 金劍鋒;公司人格否認理論及其在我國的實踐[J];中國法學;2005年02期
10 周鑫;;法人人格否認制度在我國的具體適用[J];中山大學學報論叢;2007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陳愷;;企業(yè)形式多樣化的制度功能[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2期
2 呂斌;;執(zhí)行難的法律思考及解決建議——建立我國法人人格否認制度和設立拖欠巨額債務不還罪是解決執(zhí)行難的有效方法[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00期
3 胡小紅;;經(jīng)濟法學視野中的行政法[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00期
4 孫曉光;;從家庭本位到個人本位——古代法與近代私法主體之比較[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2年02期
5 馬強;;關于一人公司的實證分析[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2期
6 邵小平;;論瑕疵出資對公司獨立法人格的影響[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2期
7 魏磊杰;;論美國公司法中的異議股東股份評估權制度[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2期
8 鐘凱;;關聯(lián)交易相關概念比較與學說評析[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1期
9 喻勝云;;股份有限公司發(fā)起人出資不實民事責任剖析——關于《公司法》第84條、94條之系統(tǒng)解釋[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2期
10 張洪松;;公司法人格否認:要件解析與類型定位[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9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榮平;;對德國民法法人制度的借鑒與反思[A];繁榮學術 服務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10年
2 魏建;褚紅麗;;股東創(chuàng)業(yè)成本最小化與債權人利益的虛假保護——公司資本制度的法經(jīng)濟學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6年
3 張承耀;;社會經(jīng)濟組織的法律形態(tài)[A];2006年度(第四屆)中國法經(jīng)濟學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6年
4 楊立新;王軼;王竹;王天凡;趙可;;中國民法學三十年(1978—2008)[A];中國法學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5 李政;;完善我國公司治理結構相關法律制度的若干思考[A];2005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精選論文(第二部分)[C];2005年
6 胡鴻高;;企業(yè)社會責任:政府·企業(yè)·利益相關者[A];北京論壇(200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人類文明的多元發(fā)展模式:“全球化趨勢中跨國發(fā)展戰(zhàn)略與企業(yè)社會責任”法學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7 雷興虎;劉斌;;強化公司社會責任與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的完善[A];北京論壇(200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人類文明的多元發(fā)展模式:“全球化趨勢中跨國發(fā)展戰(zhàn)略與企業(yè)社會責任”法學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8 周友蘇;張虹;;反思與超越:公司社會責任詮釋[A];北京論壇(200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人類文明的多元發(fā)展模式:“全球化趨勢中跨國發(fā)展戰(zhàn)略與企業(yè)社會責任”法學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9 劇宇宏;史忠良;;構建綠色企業(yè)制度是綠色經(jīng)濟發(fā)展的必然選擇——以企業(yè)集團為視角[A];2010年中國產(chǎn)業(yè)組織前沿論壇會議文集[C];2010年
10 喻勝云;;論公司最低資本確定之函數(shù)原理[A];中國新時期思想理論寶庫——第三屆中國杰出管理者年會成果匯編[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夏雪;上市公司關聯(lián)交易法制演變的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黃挽瀾;公司并購中的關聯(lián)交易監(jiān)管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晉入勤;企業(yè)國有產(chǎn)權交易法律制度創(chuàng)新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謝銀玲;上市公司對外資敵意并購之反收購對策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顏曉閩;美國證券法律史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鄔先江;海事賠償責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7 朱曉燕;論我國破產(chǎn)企業(yè)環(huán)境法律責任制度的設立[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8 趙靜;資產(chǎn)支持證券的監(jiān)管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宋希亮;支付方式與并購績效關系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10 劉冬京;我國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卜仕;股東派生訴訟制度研究[D];河北大學;2007年
2 趙小娟;企業(yè)環(huán)境責任探析[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3 劉超;論股東派生訴訟及其在我國的完善[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4 李穎;公司控制權配置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5 王文;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資格認定標準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溫從軍;《公司人格否認制度的類型化及實證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趙華;有限責任公司股權對外轉讓程序限制二題[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陳翀翔;“刺破公司面紗”在我國的爭議與思考[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李劍;我國公司高管信義義務的法律實證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陳云霞;知識產(chǎn)權托管及其托管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同被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王涌;一人公司導論[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1997年04期
2 蔣大興;論債轉股的法律困惑及其立法政策——兼談國企改革的法觀念[J];法學;2000年07期
3 黎大有;“債轉股”若干問題之法律思考[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05年01期
4 李張珍;;債轉股的理論研究與現(xiàn)實問題[J];商業(yè)經(jīng)濟;2009年06期
5 張衛(wèi)平;債轉股政策的成因、缺陷及其完善[J];淮陰工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桑本謙;[N];中國社會科學院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趙苑辰;試論我國一人公司法人格否認[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周嫻婷;論自然人一人公司的注冊資本限額制度[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3 李明月;一人公司利益平衡機制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4 周再明;我國國有商業(yè)銀行不良資產(chǎn)處置的若干法律問題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5 陳耀武;我國金融資產(chǎn)管理公司債轉股法律問題思考[D];河南大學;2007年
6 劉琨;公司法人格否認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7 林建華;金融資產(chǎn)管理公司運作的法律問題[D];華僑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沈四寶 ,王俊;試論英美法“刺破公司面紗”的法律原則[J];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學報;1992年04期
2 崔正軍 ,樊小娟;企業(yè)脫殼經(jīng)營的若干法律問題[J];法學評論;1994年01期
3 南振興,郭登科;論法人人格否認制度[J];法學研究;1997年02期
4 蔡立東;公司人格否認制度的衡平性[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5 吳建斌;試論關聯(lián)公司關系[J];中外法學;1996年03期
6 李凌燕;〔日本〕法人格的否認[J];外國法譯評;1994年03期
7 黃麗萍;公司法人人格與公司法人人格否認[J];行政與法(吉林省行政學院學報);2002年06期
8 范健,趙敏;論公司法中的嚴格責任制度[J];中國法學;1995年04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馮建斌;;股東有限責任排除適用與公司法人格否認辨析[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2 黃慶一;我國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的司法實踐及立法展望[J];滁州師專學報;2004年02期
3 劉建功;;《公司法》第20條的適用空間[J];法律適用;2008年Z1期
4 萬洋;;公司法人格否認:清源與正名[J];中共青島市委黨校(青島行政學院學報);2008年05期
5 張曉華,戴蕙;淺析公司法人格否認[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6 許京來;;公司法人格否認與一人公司規(guī)制[J];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7 孫婧媛;;淺議公司法人人格否認制度[J];科學大眾;2008年04期
8 萬洋;張蕾;;新《公司法》“揭開公司面紗”制度疑點再析——兼論英美法的宏大風格[J];福建商業(yè)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4期
9 唐音;;淺談公司法人格否認[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年06期
10 楊頎;;關聯(lián)企業(yè)運行法律規(guī)制及其完善構想[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7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雷興虎;劉斌;;強化公司社會責任與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的完善[A];北京論壇(200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人類文明的多元發(fā)展模式:“全球化趨勢中跨國發(fā)展戰(zhàn)略與企業(yè)社會責任”法學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2 高樹;;略論公司董事之法律地位與法律責任[A];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經(jīng)濟業(yè)務委員會2001年年會論文集[C];2001年
3 石少俠;;略論我國公司治理的問題與對策[A];北京論壇(2007)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人類文明的多元發(fā)展模式:“全球化趨勢中跨國發(fā)展戰(zhàn)略與企業(yè)社會責任”法學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下)[C];2007年
4 吳大希;;股東派生訴訟在程序法上若干問題的探討[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2年
5 房紹坤;姜一春;;公司IT化的若干法律問題[A];中國商法年刊創(chuàng)刊號(2001)[C];2001年
6 張國平;;芻議我國股東訴訟制度的缺與失[A];中國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7 沈之斌;;完善有限責任公司組織機構及其運作機制[A];中華全國律師協(xié)會經(jīng)濟業(yè)務委員會2001年年會論文集[C];2001年
8 張善美;;股東有限責任與公司人格否認[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2年
9 ;隨州市玉龍供水有限公司章程[A];全國縣鎮(zhèn)供水企業(yè)改革改制信息交流大會資料匯編[C];2004年
10 王曉鶯;;淺析有限責任公司股權轉讓[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思萱;[N];人民法院報;2005年
2 記者 周滬;[N];中國證券報;2004年
3 于鳳衛(wèi) 劉桂蘭;[N];民主與法制時報;2003年
4 ;[N];汕頭日報;2005年
5 本報記者 司濤 林玫娟;[N];證券日報;2006年
6 王進;[N];中國證券報;2007年
7 特約記者 羅綺萍;[N];21世紀經(jīng)濟報道;2007年
8 證券時報記者 黃麗;[N];證券時報;2006年
9 趙鶴立;[N];證券時報;2006年
10 王 健;[N];證券日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丹丹;控股股東占資行為的經(jīng)濟危害及解決途徑初探[D];復旦大學;2006年
2 何蘭萍;動蕩中的擴張——晚清外商在華工業(yè)之若干分析[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0年
3 王維鋼;公司控制權配置及各股東利益均衡機制的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蒲自立;公司控制權與公司績效研究——基于中國上市公司的分析[D];四川大學;2004年
5 王志鵬;上市公司控制權的法律規(guī)制[D];吉林大學;2012年
6 于娟;美國風險投資中的契約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7 胡偉;控股公司控制權法律規(guī)制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8 胡乃民;國有(控股及參股)企業(yè)公司治理結構監(jiān)督機制框架及鞍鋼集團公司實踐研究[D];東北大學;2006年
9 劉浩然;基于公司治理的企業(yè)戰(zhàn)略失敗問題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10 周海博;股權轉讓論[D];吉林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兼;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理論及應用[D];吉林大學;2011年
2 肖紀連;公司法人格否認中股東責任性質研究[D];外交學院;2011年
3 邢麗萍;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的司法救濟[D];太原科技大學;2012年
4 曹艾;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5 袁振民;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適用研究[D];山西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6 黃忠蘭;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的實證研究分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7 惠玲玉;公司法人格否認的司法適用[D];天津商業(yè)大學;2011年
8 劉佳;我國一人公司法人格否認分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王茜;試論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的適用條件[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10 劉兆勝;公司法人格否認的理論與訴訟實踐[D];山東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公司法人格否認制度理論及應用,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7820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gongsifalunwen/178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