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機關提起環(huán)境公益訴訟制度研究
本文關鍵詞:檢察機關提起環(huán)境公益訴訟制度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檢察機關 環(huán)境治理 公益訴訟 司法程序
【摘要】:檢察機關提起環(huán)境公益訴訟具有正當性、理論基礎和法律依據。本文在考察國內檢察機關提起環(huán)境公益訴訟的實踐以及域外環(huán)境公益訴訟制度的基礎上挖掘其中的成功經驗,進而對如何在我國構建檢察機關提起環(huán)境公益訴訟制度提出一些具體的設想,包括起訴前案件的受理及審查、起訴后案件的審理、判決后的執(zhí)行及救濟等系統(tǒng)的程序設計。應當從我國的實際情況和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出發(fā),盡快制定相關的法律,賦予包括檢察機關在內的專門機關和社會團體以環(huán)境公益訴權,建立和完善環(huán)境公益訴訟的法律機制。
【作者單位】: 廣州市番禺區(qū)人民檢察院;
【關鍵詞】: 檢察機關 環(huán)境治理 公益訴訟 司法程序
【分類號】:D925
【正文快照】: 隨著近幾年我國社會經濟的高速發(fā)展,環(huán)境污染和破壞事件頻頻發(fā)生,,嚴重損害了公共環(huán)境利益,實踐中往往因為沒有適格的訴訟主體而導致公共利益得不到及時、有效的司法干預和保護。為了保護公共利益,無論普通法系國家還是大陸法系國家,都建立了環(huán)境保護公益訴訟制度,將環(huán)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翦繼志;劉江;;論我國經濟公益訴訟制度的構建[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2 梁永懷;;論公益訴訟[J];周口師范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3 鐘琦;;國家民事公訴:檢察權的新型配置與制度建構[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06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龍;對民事訴訟標的理論的透視及反思[J];常德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2期
2 王超海;試論民事檢察制度的完善[J];長沙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3 葉久根;;論認證的標準[J];研究生法學;2000年01期
4 羅健豪,肖建紅;從“混合”到“化合”:中國民事訴訟機制變革理想試解[J];當代法學;2000年02期
5 鄧文星;談現行檢察體制存在的問題及改革設想[J];當代法學;2002年11期
6 王云飛,豐霏;權利本位范式下的民訴權再評議[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7 張金蘭,許繼學;論訴前訴訟證據保全的違法性[J];法學評論;2000年03期
8 陳斯;;權力制衡與制度完善——以民事抗訴程序之運行為例[J];法學評論;2006年02期
9 陳斯;;檢察監(jiān)督權之檢討——以民事抗訴權之運行為例[J];法學;2007年10期
10 張建良;我國刑事立案監(jiān)督立法的完善[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徐勝萍;民事訴訟簡易程序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2 王彥;行政訴訟當事人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3 黎蜀寧;民事執(zhí)行行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4 金文彤;中國檢察官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5 王兵;法官自由裁量權的程序控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6 潘度文;我國民事訴訟中檢察機關角色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7 杜聞;民事再審程序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8 孫連鐘;刑事強制措施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9 郭美松;人事訴訟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10 毛建平;起訴裁量權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洵賢;論我國行政檢察監(jiān)督制度之完善[D];湘潭大學;2001年
2 姚國建;憲政背景下中國檢察權的屬性定位[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3 張兄來;刑事附帶民事訴訟制度若干問題研究[D];安徽大學;2001年
4 王金文;民事檢察制度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5 施建清;民事檢察的權能及運作方式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6 劉道全;民事訴訟檢察監(jiān)督制度若干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2年
7 周慶生;論重構我國的檢警關系[D];安徽大學;2003年
8 龍小素;論檢察權的定位與行使[D];湖南師范大學;2002年
9 錢小軍;民事公訴問題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10 宣棟;法治視野下的現行反貪偵查模式探析[D];四川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雷興虎,陳虹;社會團體的法律規(guī)制研究[J];法商研究-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法學版);2002年02期
2 左衛(wèi)民,朱桐輝;公民訴訟權:憲法與司法保障研究[J];法學;2001年04期
3 鄭春燕;論民眾訴訟[J];法學;2001年04期
4 張明華;建立消費者公益訴訟制度之構想[J];中國工商管理研究;2003年03期
5 楊立新;新中國民事行政檢察發(fā)展前瞻[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9年02期
6 何文燕;略論檢察機關民事公訴權[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7 張明華;經濟公益訴訟制度探析[J];蘇州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8 張明華;反壟斷公益訴訟制度初探[J];燕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9 趙慧;國外公益訴訟制度比較與啟示[J];政法論叢;2002年05期
10 張晉紅,鄭斌峰;論民事檢察監(jiān)督權的完善及檢察機關民事訴權之理論基礎[J];國家檢察官學院學報;2001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魏巍;;論我國職務犯罪偵查權的合理配置[J];金卡工程(經濟與法);2010年01期
2 連繼民;侯兆曉;;《穩(wěn)定與民生》專題報道之二 “三問”民生,疏通矛盾之源[J];民主與法制;2010年04期
3 ;福建省第十一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關于福建省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的決議[J];福建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報;2010年01期
4 ;安慶市人民檢察院——闊步邁向科學發(fā)展新征程[J];江淮法治;2010年01期
5 羅有順;胡宇翔;;檢察機關不起訴制度中的人權保護[J];魅力中國;2010年03期
6 劉俊;;這紙“協議”不應當風行[J];法律與生活;2010年04期
7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強檢察機關法律監(jiān)督工作的決定[J];寧夏回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公報;2010年06期
8 譚彬彬;賈淼;;190萬虧空釣出11條“水蟲”[J];中華建設;2010年02期
9 ;數字中的法治[J];法制資訊;2010年02期
10 海繼鋒;;檢察機關服務經濟發(fā)展的途徑[J];兵團建設;2010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玉明;鄧衛(wèi)文;;廣東環(huán)境治理中政府協作困境及原因分析[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第20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周明華;張愛勇;周啟星;;二氧化鈦納米管的控制制備及其在水污染防治中的應用[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02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3 朱學義;;內蒙古煤炭企業(yè)財務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A];2010內蒙古煤炭工業(yè)科學發(fā)展高層論壇論文集[C];2010年
4 陳慶秋;鄭李子;;以促進生態(tài)文明的方式推進廣東“雙轉移”工作[A];2010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一卷)[C];2010年
5 王景龍;;向碳減排行動建一言[A];2010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一卷)[C];2010年
6 陳建國;李志萌;;稀土礦礦山環(huán)境治理與土地復墾——以贛南“龍南模式”為例[A];2010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四卷)[C];2010年
7 李雙江;邢晨;;農業(yè)區(qū)域戰(zhàn)略環(huán)境影響評價中生態(tài)風險評價指標體系研究[A];2010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二卷)[C];2010年
8 石青華;;淺談檢察機關自偵工作中的計算機取證[A];全國計算機安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第二十五卷[C];2010年
9 張步洪;;檢察機關督促民事起訴研究——檢察職能基于法律平等保護原則介入社會管理的公法制度設計[A];中國法學會行政法學研究會2010年會論文集[C];2010年
10 ;獅子山銅礦尾礦庫無土復墾工程技術研究[A];中國實用礦山地質學(上冊)[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記者 李明耀 通訊員 嚴中良;96.9%的案件實現歸口監(jiān)管[N];檢察日報;2011年
2 陜西省寶雞市人民檢察院 姚宏科;運用“木桶理論”提升檢察機關工作水平[N];檢察日報;2011年
3 本報記者 鄧紅陽;遏制國有資產流失 檢察機關如何突破法律瓶頸[N];法制日報;2011年
4 記者 潘從武;去年協助收回8.2億土地國資[N];法制日報;2011年
5 記者 潘從武;去年協助收回8.2億土地國資[N];法制日報;2011年
6 劉潮杰 韓強 孫曉燕;兩任局長均獲重判[N];檢察日報;2011年
7 本報記者 鄧紅陽;遏制國有資產流失 檢察機關如何突破法律瓶頸[N];法制日報;2011年
8 本報記者 徐盈雁;張春麗:“80后”理解公平正義的“兩級跳”[N];檢察日報;2011年
9 記者 梁洪 通訊員 蔣義紅;公安申請復議為零 被害人上訪為零[N];檢察日報;2011年
10 江蘇省響水縣人民檢察院 張祖?zhèn)?群毆時一人起意搶劫是否構成共犯[N];檢察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洪富艷;中國生態(tài)功能區(qū)治理模式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2 崔先維;中國環(huán)境政策中的市場化工具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3 付薇;礦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綜合治理協同機制與對策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0年
4 王啟東;后《京都議定書》時代中國減排國際義務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5 吳宇;論全球環(huán)境法的形成與實現[D];武漢大學;2010年
6 任學強;腐敗犯罪特殊訴訟程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7 許繼芳;建設環(huán)境友好型社會中的政府環(huán)境責任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8 范俊玉;政治學視閾中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9 張波;職務犯罪預防體系信息共享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10 朱清;居民環(huán)境偏好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學宇;論污點證人作證豁免制度的建立[D];暨南大學;2011年
2 陳志娟;論行政執(zhí)法與刑事司法相銜接制度的完善[D];暨南大學;2011年
3 李小燕;我國職務犯罪及預防對策研究[D];暨南大學;2011年
4 黃興龍;公訴自由裁量權的規(guī)制[D];南昌大學;2011年
5 劉榮;寬嚴相濟刑事政策之貫徹[D];暨南大學;2011年
6 韋瑋;論我國刑事契約機制的構建[D];暨南大學;2011年
7 李歡;在有為與無為之間:地方政府環(huán)境治理行為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8 荊曉芳;論我國刑事立案監(jiān)督制度[D];浙江工商大學;2011年
9 陳美美;行政公益訴訟原告資格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1年
10 孟晶;農民參與式治理白洋淀流域面源污染研究[D];河北農業(yè)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76782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767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