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調解與審判的整合:和諧社會民事糾紛解決的基石
發(fā)布時間:2023-04-10 21:38
社會的發(fā)展變遷、多元化的利益沖突和人們內心的正義需要,使得我國現(xiàn)有的糾紛解決機制日益暴露出其內在的諸多弊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要求我們,既要注重激發(fā)社會活力,促進社會公平和正義,增強全社會的法律意識和誠信意識,也要維護社會的安定團結。因此,為實現(xiàn)這一重要社會目標和滿足現(xiàn)代社會糾紛解決的需要,我們應當從我國國情出發(fā),借鑒國外ADR的有益經(jīng)驗,建立多元互動的糾紛解決機制。 民事糾紛作為社會矛盾沖突的重要一環(huán),為筆者所關注。本文將以解決民事糾紛最具代表性的兩種方式,即調解和審判為研究對象,其中,調解又分為多個種類,因所獲資料和研究能力局限,僅涉及人民調解與法院調解。在論證上,本文采用史證法,分四個部分展開:通過對新中國成立后調解與審判關系的沿革考察,尋求調解的變遷及其與審判的關系;進而評析二者的關系現(xiàn)狀,在此基礎上得出:和諧社會民事糾紛解決的基石在于調解與審判的整合;并進一步論證二者整合的理論與實踐基礎;最后在此基礎上構建和諧社會民事糾紛解決的具體制度。首先,本文對新中國成立后調解與審判的關系進行了沿革考察,分為四個階段:一是建國初期,糾紛解決以調解為主,且具有高度的政治性;法院也優(yōu)先采用...
【文章頁數(shù)】: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新中國成立后調解與審判關系的沿革考察
1.1 導語
1.2 建國初期
1.2.1 革命根據(jù)地時期的制度概述
1.2.2 建國初期的考察
1.3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1.4 改革開放后
1.5 社會轉型期
1.6 小結
2 我國當前調解與審判關系評析
2.1 導語
2.2 人民調解及其與法院調解和審判關系的現(xiàn)狀評析
2.2.1 人民調解制度現(xiàn)狀及其存在的問題
2.2.2 人民調解與法院調解和審判的關系現(xiàn)狀
2.3 法院調解及其與審判關系的現(xiàn)狀評析
2.3.1 法院調解制度現(xiàn)狀及其與審判的關系
2.3.2 觀點評析
2.4 小結
3 和諧社會下調解與審判整合的基礎
3.1 導語
3.2 調解與審判整合的理論基礎
3.2.1 世界性ADR 運動的影響
3.2.2 和諧社會實現(xiàn)正義的方式
3.2.3 調解與審判在制度功能上的互補
3.3 調解與審判整合的實踐基礎
3.3.1 我國當前民事糾紛的特點
3.3.2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現(xiàn)實需要
3.4 小結:和諧社會解決民事糾紛的指導思想
4 和諧社會下調解與審判整合的制度建設
4.1 導語
4.2 和諧社會下人民調解與法院調解和審判的銜接
4.2.1 人民調解與法院調解的銜接
4.2.2 人民調解與法院審判的銜接
4.3 和諧社會下法院調解與審判的銜接
4.4 和諧社會下調解制度與審判制度的完善
4.4.1 調解制度的完善
4.4.2 審判制度的完善
4.5 小結
5 結語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本文編號:3788774
【文章頁數(shù)】:5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新中國成立后調解與審判關系的沿革考察
1.1 導語
1.2 建國初期
1.2.1 革命根據(jù)地時期的制度概述
1.2.2 建國初期的考察
1.3 社會主義建設時期
1.4 改革開放后
1.5 社會轉型期
1.6 小結
2 我國當前調解與審判關系評析
2.1 導語
2.2 人民調解及其與法院調解和審判關系的現(xiàn)狀評析
2.2.1 人民調解制度現(xiàn)狀及其存在的問題
2.2.2 人民調解與法院調解和審判的關系現(xiàn)狀
2.3 法院調解及其與審判關系的現(xiàn)狀評析
2.3.1 法院調解制度現(xiàn)狀及其與審判的關系
2.3.2 觀點評析
2.4 小結
3 和諧社會下調解與審判整合的基礎
3.1 導語
3.2 調解與審判整合的理論基礎
3.2.1 世界性ADR 運動的影響
3.2.2 和諧社會實現(xiàn)正義的方式
3.2.3 調解與審判在制度功能上的互補
3.3 調解與審判整合的實踐基礎
3.3.1 我國當前民事糾紛的特點
3.3.2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現(xiàn)實需要
3.4 小結:和諧社會解決民事糾紛的指導思想
4 和諧社會下調解與審判整合的制度建設
4.1 導語
4.2 和諧社會下人民調解與法院調解和審判的銜接
4.2.1 人民調解與法院調解的銜接
4.2.2 人民調解與法院審判的銜接
4.3 和諧社會下法院調解與審判的銜接
4.4 和諧社會下調解制度與審判制度的完善
4.4.1 調解制度的完善
4.4.2 審判制度的完善
4.5 小結
5 結語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本文編號:378877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3788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