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司法的內(nèi)部人員構(gòu)造:改革立場與現(xiàn)實進路
[Abstract]:Professionalized judges are the personnel basis and elements of the rational construction and effective operation of the modern judicial system. The contemporary judicial reform in China has formed the direction of reform thinking of professionalization of judges.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judges should be the basic stand of the reform of the internal judicial personnel in China. The reform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court personnel is the basic premise and entry point of the reform of the internal judicial personnel structure in China, which has sufficient legitimacy, and the result of this reform will bring about the formation of a new structure of personnel structure in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judicial system.
【作者單位】: 浙江財經(jīng)學院;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研究》(09&ZD062)的成果之一
【分類號】:D926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蘇永欽;飄移在兩種司法理念間的司法改革——臺灣司法改革的社經(jīng)背景與法制基礎(chǔ)[J];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02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晴輝;;對人民陪審制運行過程的考察[J];北大法律評論;2007年01期
2 黃賢福;政府信用與社會信用體系構(gòu)建[J];財經(jīng)科學;2003年S1期
3 趙學云;劉曉軍;;現(xiàn)代司法理念下的司法獨立與司法公正——從民主和司法的視角[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4 吳靜;合理性問題探析——從經(jīng)濟分析法學到知識產(chǎn)權(quán)制度[J];當代法學;2003年12期
5 鄧思清;完善我國刑事再審啟動程序之構(gòu)想[J];當代法學;2004年03期
6 劉治斌;謹慎地看待法律職業(yè)化[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7 公丕祥;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國司法改革[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8 黃文藝;法律職業(yè)話語的解析[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9 王申;法官的審判理念與實踐[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10 方樂;;司法的“場域”分析?——以1997年的一次學術(shù)論戰(zhàn)為背景的展開[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3條
1 周茂銘;;換個角度,看律師法律服務市場——用法律經(jīng)濟學的方法觀察、思考律師服務市場[A];第四屆中國律師論壇百篇優(yōu)秀論文集[C];2004年
2 程守太;;淺論環(huán)境公益訴訟制度[A];環(huán)境公益訴訟開展與律師的作用——2005年全國律協(xié)環(huán)境與資源法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5年
3 吳洪淇;;自治與他治:律師服務收費管理主體定位的多重要素——從Goldfarb v.Virginia State Bar談起[A];規(guī)劃·規(guī)范·規(guī)則——第六屆中國律師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沈鵬;證券監(jiān)管的限度[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2 孟凡哲;普通法系的判例制度——一個源與流的解讀[D];吉林大學;2004年
3 金星;論誘惑偵查[D];吉林大學;2004年
4 童兆洪;民事執(zhí)行權(quán)的理論構(gòu)建[D];吉林大學;2004年
5 程滔;辯護律師的訴訟權(quán)利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6 王勇;政府信息公開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7 傅鶴鳴;論法律的合法性[D];復旦大學;2005年
8 楊荔薇;原始佛教“正法律”的法理學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9 馮軍;刑事判決的合法性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10 黎曉武;司法救濟權(quán)研究[D];蘇州大學;2005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韓小平;公用征收制度研究[D];蘇州大學;2002年
2 范崴;油污侵權(quán)損害的賠償范圍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3年
3 張紅戰(zhàn);證人資格研究[D];河南大學;2003年
4 聶振華;社會變遷中的司法[D];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
5 劉瑾;試論人民陪審員制度的改革與完善[D];湘潭大學;2003年
6 張念國;我國住房消費貸款若干法律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7 鄭玉;論法官自由裁量權(quán)[D];吉林大學;2004年
8 苗炎;信用的建立與維護——一個法律社會學的分析[D];吉林大學;2004年
9 李春林;法律文本模糊性的語言分析[D];重慶大學;2004年
10 閻云峰;從法律經(jīng)濟學到實用主義法學[D];湘潭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趙鋼;;民訴機制之完善與和諧社會之構(gòu)建——以合意原則和誠信原則為重心[J];法商研究;2006年05期
2 潘劍鋒;從日本第三次司法改革看我國司法改革存在的問題[J];法學;2000年08期
3 劉松山;;再論人民法院的“司法改革”之非[J];法學;2006年01期
4 柯陽友;高玉珍;;訴訟內(nèi)外糾紛解決機制的分流、協(xié)調(diào)與整合[J];河北法學;2006年08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曉耕;沈瑋瑋;;司法該如何應對民意?[J];民主與法制;2011年13期
2 ;老賴是怎樣煉成的[J];世界博覽;2011年16期
3 丁冬;;中國鄉(xiāng)土司法理論研究及其反證——以文獻梳理與評判為線索的展開[J];廣西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年05期
4 蔣德海;;尊重法治權(quán)威才能張揚司法公信[J];檢察風云;2011年14期
5 姜宇;;法官的位置[J];江淮法治;2011年12期
6 ;高層信息[J];中國公證;2011年05期
7 劉作翔;;案例指導制度的定位及相關(guān)問題[J];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郝鐵川;;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與中國司法制度的民族特色的形成[A];依法治國專題研究——司法改革與依法治國理論研討會、中國農(nóng)村基層民主法制建設(shè)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2 孟杰;;試論司法公信力的實現(xiàn)途徑[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輯)[C];2007年
3 張向陽;;新中國司法干部隊伍建設(shè)的曲折歷程[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輯)[C];2007年
4 白清;張俊者;;志恢弘而道中庸——專業(yè)與平民思維的再造之路[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5 賈莉;;司法發(fā)展路徑的微觀探索——以山林承包經(jīng)營權(quán)糾紛個案的調(diào)處為視角[A];“建設(shè)鄱陽湖生態(tài)經(jīng)濟區(qū),探索科學發(fā)展新路子”理論征文活動論文集[C];2010年
6 張建云;;公司制律師事務所之法律問題再研究[A];規(guī)劃·規(guī)范·規(guī)則——第六屆中國律師論壇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7 汪習根;;論和諧司法[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輯)[C];2006年
8 俞榮根;曾紹東;;司法改革的反思與前瞻——以董必武的司法改革思想為指導[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九輯)[C];2009年
9 王佐龍;;法文化多元與司法改革[A];司法體制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10 張立新;陳漢君;;和諧社會視野下輕微刑事犯罪行刑社會化的反思與建構(gòu)——以開展社區(qū)矯正為視角[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八屆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司法部司法研究所 劉武俊;對2010年中國司法的幾點期待[N];中國審計報;2010年
2 王琳;騰訊與360之爭凸顯中國司法之困[N];世界報;2010年
3 資深時政評論人士 石兆;包公何以代言中國司法[N];中國經(jīng)營報;2010年
4 徐昕 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司法高等研究所;2030:中國司法不可能過度全球化[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5 中國政法大學比較法學研究院講師 俞飛;法治大廈初落成 中國司法再出發(fā)[N];人民法院報;2011年
6 早報記者 鮑志恒;解剖黃松有案:中國司法的反腐之路[N];東方早報;2010年
7 顏茂昆;中國司法:挑戰(zhàn)與改革[N];人民法院報;2004年
8 肖揚;中國司法:挑戰(zhàn)與改革[N];法制日報;2004年
9 ;中國司法界對外交流與合作內(nèi)容豐富[N];人民法院報;2005年
10 記者 何靖;實行統(tǒng)一司法考試是中國司法制度的重大改革[N];人民法院報;200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魯強;當代中國司法改革過程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2 艾佳慧;社會變遷中的法院人事管理[D];北京大學;2008年
3 陳榮卓;“草根”法律服務組織:屬性變遷與進路選擇[D];華中師范大學;2008年
4 劉津慧;我國社區(qū)矯正制度研究[D];南開大學;2007年
5 王順安;社區(qū)矯正理論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慕春梅;我國社區(qū)矯正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2 趙彤;WTO規(guī)劃對中國司法制度改革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2年
3 蔡江;從法官服衍變看中國司法理念變遷[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4 肖丕國;中國司法造法問題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3年
5 丁庚強;憲法邏輯元視角的中國司法[D];湘潭大學;2004年
6 葉青;中國司法考試制度改革之探討[D];中國人民大學;2005年
7 張帆;司法的權(quán)力“規(guī)訓”[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8 孫月春;社區(qū)矯正矯治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9 林靜;中德未成年人司法分流制度比較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10 金鑫;司法所的生存狀態(tài)和功能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39330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gongjianfalunwen/2393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