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六贓”看唐代對職務犯罪的防范
發(fā)布時間:2017-08-21 10:43
本文關鍵詞:從“六贓”看唐代對職務犯罪的防范
【摘要】:吏治是歷代統(tǒng)治政權(quán)“長治久安”的保障,而唐代的吏治立法是中國古代防范職務犯罪的典范。唐代統(tǒng)治者在深刻總結(jié)歷代政權(quán)滅亡的教訓及懲治官吏貪贓枉法經(jīng)驗基礎之上,首次在《唐律疏議》中明確地規(guī)定了官吏的“六贓”之罪,,并且在司法實踐中的處罰也十分嚴厲。筆者擬以唐律“六贓”罪作為切入點,探討闡釋唐律中“六贓”的設置及唐律中關于官吏職務犯罪的分類、范圍比重及具體司法懲處實踐,以期通過研究唐律對官吏職務犯罪的防范,達到古為今用。
【關鍵詞】:唐律 六贓 職務犯罪 防范 吏治
【學位授予單位】:黑龍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D924.393;D929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7
- 緒論7-11
- 一、本選題的理論價值及實踐意義7-8
- 二、文獻綜述8-10
- 三、研究方法及邏輯結(jié)構(gòu)10-11
- 第一章 立法層面 罪名設置縝密11-26
- 第一節(jié) 唐代統(tǒng)治者整飭吏治的指導思想11-12
- 一、安人寧國11
- 二、明主治吏不治民11-12
- 三、一斷以律12
- 第二節(jié) 《唐律疏議》中“六贓”罪名12-22
- 一、六贓設置12-14
- 二、官吏贓罪構(gòu)成14-22
- 第三節(jié) 《唐律疏議》中其他職務犯罪罪名22-25
- 一、擅權(quán)罪22-23
- 二、失職罪23
- 三、數(shù)據(jù)統(tǒng)計23-25
- 本章小結(jié)25-26
- 第二章 司法層面 刑罰執(zhí)行嚴厲26-34
- 第一節(jié) 六贓罪的量刑規(guī)定26-30
- 一、嚴格依律量刑26-27
- 二、大量比附量刑27-30
- 第二節(jié) 擅權(quán)和失職犯罪的量刑規(guī)定30
- 一、依律量刑30
- 二、區(qū)別量刑30
- 第三節(jié) 典型案例30-33
- 一、贓罪類30-32
- 二、擅權(quán)類32
- 三、失職類32-33
- 本章小結(jié)33-34
- 第三章 評價與思考34-40
- 第一節(jié) 對職務犯罪防范嚴密34-35
- 一、立法規(guī)定周密,突出預防效果34
- 二、首設“六贓”罪名,完善贓罪立法34-35
- 第二節(jié) 對職務犯罪懲治嚴厲35-36
- 一、總結(jié)贓罪司法原則,規(guī)范贓罪執(zhí)法35-36
- 二、執(zhí)法懲處嚴厲,突出懲治效果36
- 第三節(jié) 立法存在局限性36-38
- 一、特權(quán)法定化36-37
- 二、存在彈性條款37
- 三、以“比照”模糊罪與罪間的量刑差異37-38
- 第四節(jié) 對現(xiàn)行刑法中“利用影響力受賄罪”的思考38-40
- 一、對行賄者立法38-39
- 二、擴展受賄對象范圍39
- 三、完善量刑規(guī)定39-40
- 結(jié)語40-42
- 參考文獻42-47
- 致謝4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守芬,許道敏;制度反腐敗論[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2 劉守芬,王洪波,姜濤,陳新旺;對中國古代廉政法律制度的歷史考察[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3 謝紅星;;《唐律疏議》受賄罪罪名體系探析——兼與《刑法》比較[J];北方法學;2012年02期
4 陳長征;馬軼倫;;唐代職務犯罪研究[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6年05期
5 郝穎莉;;從《唐律疏議》名例篇看唐代律學[J];研究生法學;1995年04期
6 程天權(quán);從唐六贓到明六贓[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84年06期
7 畢連芳;論唐代的反貪立法[J];法學雜志;2002年01期
8 薛梅卿;;中國古代懲貪法律的實施及其昭示[J];法學家;1996年04期
9 羅欣;《唐律》中之貪污賄賂犯罪初探[J];法學評論;2000年04期
10 黃明儒;淺析《唐律》中贓罪的處罰原則[J];法學評論;2002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馮紅;唐代刑法原則考論[D];河北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712442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712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