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審判問答沖突的語言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3-19 08:19
對法庭審判中的言語交際的研究可以豐富和完善普通的會話研究。本文運用錄音轉寫方法收集了中國法庭審判活動中的問答沖突語料,通過對交際領域、交際參與者、交際目的、交際方式以及交際策略的考察,發(fā)現(xiàn)交際領域的特殊性決定了法庭問答沖突具有區(qū)別于日常問答沖突的特點。第一,宏觀利益目的的對立決定了沖突發(fā)生是必然的;第二,在法庭審判活動中,參與者具有多重身份,法庭身份高于其他社會身份;第三,法庭問答沖突的表現(xiàn)形式分為言語進程的表現(xiàn)以及信息傳遞的表現(xiàn);第四,沖突雙方會采取相應策略解決沖突。法庭問答沖突實際上是一個控制-脫離-再控制的過程。 本研究對司法語言的啟示是,司法人員對于語言使用要注意公正合法性,注意語言使用的嚴謹性,并且兼顧禮貌原則。
【文章頁數(shù)】:8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一 引言
1.1 問答研究
1.1.1 國外研究
1.1.2 國內(nèi)研究
1.2 法庭問答研究
1.2.1 國外研究
1.2.2 國內(nèi)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1.3.1 語料來源
1.3.2 轉寫符號
1.4 關于“問答”的幾組概念
二 法庭問答沖突的構成
2.1 本文界定的“問答沖突”的含義
2.2 法庭問答雙方的目的與義務
2.3 法庭問答雙方的角色與權利
2.3.1 法庭問答雙方的多重身份——法庭身份(角色)與其他社會身份(角色)
2.3.2 法庭問答雙方的話語角色及關系
2.3.3 法庭問答雙方的話語權利
2.4 法庭問答沖突的級別
2.5 法庭問答沖突解決的程序
三 法庭問答沖突的形式
3.1 言語行為角度
3.1.1 打斷與重疊
3.1.2 追問
3.2 信息角度
3.2.1 沉默
3.2.2 提供零信息
3.2.3 提供少量信息
3.2.4 提供超額信息
四 法庭問答沖突的解決策略
4.1 問話方的策略
4.1.1 重復發(fā)問
4.1.2 切分話題
4.1.3 總結話題
4.1.4 利用隱蔽的預設解決沖突
4.1.5 運用插入語或插入語列向答話方明示問話方的期望
4.1.6 重音強調(diào)策略
4.2 答話方的策略
4.2.1 回避沉默,提供少量信息顯示合作
4.2.2 取消自身信源提供人的身份
4.2.3 修正問話方的問題內(nèi)容作答
4.2.4 利用“模糊”
4.2.5 被動地位
4.3 小結
五 結語
5.1 法庭問答之間的相互制約
5.2 法庭問答沖突與日常會話問答沖突的區(qū)別
5.3 對司法工作的啟示
5.4 本文的不足
參考文獻
附錄1
中文摘要
Abstract
后記
導師及作者簡介
本文編號:3764908
【文章頁數(shù)】:8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一 引言
1.1 問答研究
1.1.1 國外研究
1.1.2 國內(nèi)研究
1.2 法庭問答研究
1.2.1 國外研究
1.2.2 國內(nèi)研究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1.3.1 語料來源
1.3.2 轉寫符號
1.4 關于“問答”的幾組概念
二 法庭問答沖突的構成
2.1 本文界定的“問答沖突”的含義
2.2 法庭問答雙方的目的與義務
2.3 法庭問答雙方的角色與權利
2.3.1 法庭問答雙方的多重身份——法庭身份(角色)與其他社會身份(角色)
2.3.2 法庭問答雙方的話語角色及關系
2.3.3 法庭問答雙方的話語權利
2.4 法庭問答沖突的級別
2.5 法庭問答沖突解決的程序
三 法庭問答沖突的形式
3.1 言語行為角度
3.1.1 打斷與重疊
3.1.2 追問
3.2 信息角度
3.2.1 沉默
3.2.2 提供零信息
3.2.3 提供少量信息
3.2.4 提供超額信息
四 法庭問答沖突的解決策略
4.1 問話方的策略
4.1.1 重復發(fā)問
4.1.2 切分話題
4.1.3 總結話題
4.1.4 利用隱蔽的預設解決沖突
4.1.5 運用插入語或插入語列向答話方明示問話方的期望
4.1.6 重音強調(diào)策略
4.2 答話方的策略
4.2.1 回避沉默,提供少量信息顯示合作
4.2.2 取消自身信源提供人的身份
4.2.3 修正問話方的問題內(nèi)容作答
4.2.4 利用“模糊”
4.2.5 被動地位
4.3 小結
五 結語
5.1 法庭問答之間的相互制約
5.2 法庭問答沖突與日常會話問答沖突的區(qū)別
5.3 對司法工作的啟示
5.4 本文的不足
參考文獻
附錄1
中文摘要
Abstract
后記
導師及作者簡介
本文編號:376490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3764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