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會的基層網(wǎng)格治理法治化
發(fā)布時間:2021-08-20 07:50
隨著智慧社會的到來,基層結構扁平化和破碎化導致行政能力應對乏力,基層空間雙重性和共振性導致社會風險大幅升高,基層生活流動性和智慧化導致治理機制超載運行等問題日漸凸顯。為此,各地積極探索"網(wǎng)格化治理"來予以積極應對,雖然成效顯著,但卻存在著物理中心主義、政府中心主義、地域中心主義、技術中心主義等局限,嚴重地限制了基層治理的法治化水平。為此,需要采取雙重空間的一體規(guī)制方式,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賦權機制,拓展智慧治理的民主參與機制,塑造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的法治文化,進而推進基層社會的網(wǎng)格治理法治化,塑造智慧發(fā)展時代的共建共治共享治理秩序。
【文章來源】:清華法學. 2019,13(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0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創(chuàng)新全要素網(wǎng)格化社會治理機制[J]. 于茂高. 群眾. 2018(11)
[2]權力重構、行政吸納與秩序再生產(chǎn):網(wǎng)格化治理的邏輯——基于溪口鎮(zhèn)的經(jīng)驗探討[J]. 毛壽龍,李玉文. 河南社會科學. 2018(03)
[3]智慧社會下的基層治理路徑[J]. 張黎明. 中華建設. 2018(03)
[4]智慧社會與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J]. 汪玉凱. 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 2018(02)
[5]社會治理的關鍵是治理流動性[J]. 洪大用. 社會治理. 2017(06)
[6]國外智慧治理研究述評[J]. 李云新,韓伊靜. 電子政務. 2017(07)
[7]網(wǎng)格化社會治理:研究回顧與新的議程[J]. 胡重明. 行政論壇. 2017(03)
[8]斷裂與彌合:“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城市社區(qū)網(wǎng)格化治理的困境與再思考[J]. 李穎. 山東社會科學. 2016(11)
[9]從管理到治理:基層社會網(wǎng)格化管理的挑戰(zhàn)與變革[J]. 吳曉燕,關慶華. 理論探討. 2016(02)
[10]網(wǎng)格化管理的實踐困擾[J]. 何瑞文. 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1)
本文編號:3353114
【文章來源】:清華法學. 2019,13(03)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頁數(shù)】:10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創(chuàng)新全要素網(wǎng)格化社會治理機制[J]. 于茂高. 群眾. 2018(11)
[2]權力重構、行政吸納與秩序再生產(chǎn):網(wǎng)格化治理的邏輯——基于溪口鎮(zhèn)的經(jīng)驗探討[J]. 毛壽龍,李玉文. 河南社會科學. 2018(03)
[3]智慧社會下的基層治理路徑[J]. 張黎明. 中華建設. 2018(03)
[4]智慧社會與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J]. 汪玉凱. 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 2018(02)
[5]社會治理的關鍵是治理流動性[J]. 洪大用. 社會治理. 2017(06)
[6]國外智慧治理研究述評[J]. 李云新,韓伊靜. 電子政務. 2017(07)
[7]網(wǎng)格化社會治理:研究回顧與新的議程[J]. 胡重明. 行政論壇. 2017(03)
[8]斷裂與彌合:“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城市社區(qū)網(wǎng)格化治理的困境與再思考[J]. 李穎. 山東社會科學. 2016(11)
[9]從管理到治理:基層社會網(wǎng)格化管理的挑戰(zhàn)與變革[J]. 吳曉燕,關慶華. 理論探討. 2016(02)
[10]網(wǎng)格化管理的實踐困擾[J]. 何瑞文. 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1)
本文編號:335311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3353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