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律“購賞”考
[Abstract]:Qin already had a reward, which was inherited by the Han Dynasty. Buy reward for gold or money, stolen goods, viscount, reward field house, promotion and so on. The officials and disciples who carry out the pursuit, those who commit joint crimes, the general civilian, and the military personnel are all the objects of reward. The purchase of reward is the embodiment of the thought of "reward" by Legalists, and its establishment accords with the nature of good and beneficial human beings, and has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in judicial practice.
【作者單位】: 河南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29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6條
1 閆曉君;;秦漢時期的捕律[J];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09年02期
2 朱紹侯;從《二年律令》看與軍功爵制有關(guān)的三個問題——《二年律令》與軍功爵制研究之三[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3 朱紹侯;從《二年律令》看漢初二十級軍功爵的價值——《二年律令》與軍功爵制研究之四[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2期
4 董念清;論中國古代的赦免制度[J];蘭州大學學報;1996年03期
5 朱紹侯;呂后二年賜田宅制度試探——《二年律令》與軍功爵制研究之二[J];史學月刊;2002年12期
6 閆曉君;竹簡秦漢律與唐律[J];學術(shù)月刊;2005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昱春;;英雄的成功與制度的失敗——《席方平》中訴訟制度的社會學分析[J];蒲松齡研究;2008年02期
2 徐文蕾;;《聊齋志異》俠義主題論[J];蒲松齡研究;2009年04期
3 朱銳泉;;心如止水,貴者自貴——小議聊齋先生筆下胡四娘形象[J];蒲松齡研究;2010年02期
4 姚穎;;“雙美共侍一夫”故事模式的背后——以《聊齋志異》和子弟書“志目”為例[J];蒲松齡研究;2011年04期
5 孫其香;;古老與現(xiàn)代的合奏——從《聊齋俚曲·窮漢詞》中的疊音詞談起[J];蒲松齡研究;2012年01期
6 王偉;簡論傳統(tǒng)史學的歷史功用觀及其人文主義精神[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02期
7 閔順琴,盧和樂;《詩集傳》詞語訓釋商榷[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4期
8 張曉英;;“錢刀”與《白頭吟》創(chuàng)作時代蠡測[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年04期
9 石志鳥;;論章臺柳意象的歷史淵源——楊柳經(jīng)典意象考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8年04期
10 江瀚;;略論荀子禮樂學說之思想意義[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郭洪伯;;秦漢“稗官”考 秦漢基層機構(gòu)的組織方式(其一)[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屆北京大學史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臧高峰;任保平;朱子凝;;近代以來中國小農(nóng)經(jīng)濟的制度變遷與分析[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上)[C];2011年
3 黎秀蓉;;“李約瑟之謎”的博弈論解讀[A];第十一屆中國制度經(jīng)濟學年會論文匯編(上)[C];2011年
4 曹婷婷;;個案視角下晚清江浙鄉(xiāng)村地區(qū)婚姻的締結(jié)與離棄——以清代刑科題本為例[A];滿學論叢(第一輯)[C];2011年
5 王則遠;;略論“物感說”之“感”:文學創(chuàng)作的本源[A];黑龍江省文學學會2011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朱海燕;王秀萍;劉仲華;;中國傳統(tǒng)茶禪美學思想研究[A];科技創(chuàng)新 轉(zhuǎn)型升級 做大做強湖南特色茶葉——湖南省茶葉學會2011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7 肖世孟;;先秦“青”色考[A];“特殊與一般——美術(shù)史論中的個案與問題”第五屆全國高校美術(shù)史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11年
8 張虹;;“五臟相音”理論在耳鳴診治中的應(yīng)用[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耳鼻喉科分會第15屆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9 孫秋霞;;藝術(shù)類博物館與青少年美育[A];新世紀博物館的實踐與思考——北京博物館學會第五屆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7年
10 韓金花;王宗殿;王蘊蘊;沈斌;;華佗診斷學術(shù)思想研究[A];全國第十二次中醫(yī)診斷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凱波;屈騷評論與漢代文學思想[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呂利;律簡身份法考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尹偉琴;民國祭田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錢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邢培順;曹植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7 劉寶春;南朝東海徐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8 馬銀華;文化視野中的北宋齊魯詩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李國娟;儒學與秦漢意識形態(tài)的建立[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周燕來;南宋兩淮地區(qū)軍事防御體系研究[D];西北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秋利;《醒世姻緣傳》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王平;方干及其詩歌論稿[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關(guān)學銳;《莊子》生存美學思想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于歐洋;六朝駢文的興盛與形式美學的發(fā)展[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魯京京;古史辨派對《史記》中先秦史料評判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6 許慶玲;試論孝觀念向封建孝道的轉(zhuǎn)化[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7 馬晶晶;表人名詞類詞綴“X手”、“X者”、“X員”分析比較[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8 王英娜;《淮南子》“道”論及其文藝觀[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9 劉曉娜;《史記》與齊魯文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10 王淑文;《尚書》德治思想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5條
1 羅新;從蕭曹為相看所謂“漢承秦制”[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05期
2 閆曉君;試論張家山漢簡《錢律》[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3 朱紹侯;西漢初年軍功爵制的等級劃分——《二年律令》與軍功爵制研究之一[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5期
4 張建國;魏晉律令法典比較研究[J];中外法學;1995年01期
5 李均明;《二年律令·具律》中應(yīng)分出《囚律》條款[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青山;;提高反腐倡廉教育實效性思考[J];理論探索;2009年02期
2 卜維義;淺析司法公正[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3 劉超捷,王詩坤;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層次性[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4 楊宜昌,姚平;略析法律關(guān)系四要素[J];克山師專學報;2000年02期
5 楊光福;淺談火災(zāi)事故調(diào)查訪問的對象和內(nèi)容[J];云南消防;2002年05期
6 頓祖義;簡析司法公正的概念[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3期
7 李彥和;毛澤東經(jīng)濟思想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內(nèi)容[J];寧夏黨校學報;2001年02期
8 馮仿婭;社會信息化教育不可或缺[J];探求;2001年03期
9 段建平,王婧;中國漢族女性“名”的語言文化分析[J];思想戰(zhàn)線;2002年01期
10 譚家健;《劉子新論》新論[J];長沙電力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琦;;實抓實干 求實效 實至名歸 竟前程[A];商業(yè)文化精品文庫[C];2001年
2 蔣紅宣;;淺談管理審計[A];三門峽市第四屆自然科學論文集(2002-2004)[C];2004年
3 趙鵬;;測井曲線圖形處理軟件[A];“南方復雜地層井筒新技術(shù)”技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4 邱親仁;;辭書學與雙語詞典學理論的新突破——讀《辭書學與雙語詞典學探索》[A];福建省外文學會2007年會暨華東地區(qū)第四屆外語教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王俊;徐世有;方英舟;李志新;;如何用WINDOWS腳本實現(xiàn)自動發(fā)報[A];陜西省氣象學會2005年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6 付朝貴;;對高等學校實施校務(wù)公開的思考[A];北京教育紀檢監(jiān)察工作研究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李宗衡;鄒憶懷;;關(guān)于臨床教學查房形式和內(nèi)容的初步探討[A];2008中華中醫(yī)藥學會內(nèi)科分會中醫(yī)內(nèi)科學科建設(shè)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8年
8 杜艷玲;郭麗娜;;淺談對縣級法人取消后經(jīng)濟責任審計的探討[A];河南省煙草學會2008年學術(shù)交流獲獎?wù)撐募ㄏ拢C];2008年
9 顧蘊潔;王忠;;《植物生理學》第二版教材的特點[A];中國植物生理學會第十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全國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9年
10 邵正坤;;試論北朝時期的家庭教育[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3)——中國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鄧亮 蘭曉華 記者 左益;采取多種方式 注重學習實效[N];中國教育報;2001年
2 記者彭俊;“農(nóng)機安全質(zhì)量年”活動見實效[N];人民日報;2002年
3 本報記者 范樹立;監(jiān)管出實效 服務(wù)上水平[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5年
4 武天國;潛心學習 積極研討 務(wù)求實效 推動工作[N];新鄉(xiāng)日報;2007年
5 孫學貴;充電與放電[N];中國國防報;2002年
6 本報記者 田自紅;河南:灌區(qū)抗旱顯現(xiàn)實效[N];中國水利報;2001年
7 記者 張 穎;鉆業(yè)務(wù) 出成果 見實效[N];中國國門時報;2005年
8 王大喜;重實際 鼓實勁 求實效[N];解放軍報;2003年
9 記者 陳東;山東聯(lián)通注重質(zhì)量創(chuàng)新出實效[N];人民郵電;2000年
10 湖北監(jiān)利縣蓮花臺小學 照川;村小并校要講實效[N];中國教育報;200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金勇;增進建設(shè)環(huán)境公共價值的城市設(shè)計實效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2 王國騫;國家法實效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3 王奎;死刑正當程序論[D];湘潭大學;2007年
4 程華農(nóng);面向智能體的化工過程運行系統(tǒng)分析、模型化和集成策略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02年
5 王洪強;建筑行業(yè)政府管理信息化電子政務(wù)評價指標體系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6 李祖祥;控制與教化[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7 陳家付;現(xiàn)階段我國社會公平保障問題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趙志軍;德育管理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9 馬行;基于四維矩陣的立體視頻壓縮算法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10 呂利;律簡身份法考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蘇媛媛;思想政治教育結(jié)構(gòu)要素與實效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9年
2 萬英敏;《桂海虞衡志》的文獻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3 王平;鄧小平政治體制改革思想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4 趙美林;行政執(zhí)法責任制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5 劉敏;生育權(quán)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6 張虹;歐陽修記體文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7 王靜;中學生物學生命教育的內(nèi)容與方法[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8 李春艷;鄧小平旅游經(jīng)濟思想研究[D];河南大學;2009年
9 王英;我國思想政治教育環(huán)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10 呂玲花;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50274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25027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