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股東代表訴訟制度研究
[Abstract]:The shareholder representative litigation system is a system to protect the interests of the company and the minority shareholders, and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perfecting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 From the beginning of introduc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hareholder representative litigation system in Japan, after several decades of practice, several amendments, both in the substantive aspect and in the procedural aspect, have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However, the shareholder representative litigation system in China has just achieved zero breakthrough in Company Law, and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are too simple, and its perfection and development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gains and losses through the study of the Japanese shareholder representative litigation system, with a view to obtaining and applying the information beneficial to the Chinese shareholder representative litigation system from the Japanese experience, and then from the parties, Perfecting the litigation system of Chinese shareholder's representative in substantive aspects such as limitation of action, jurisdiction, pre-procedure, settlement, retrial and so on.
【學位授予單位】:黑龍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D931.3;DD912.2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宋金順;;淺析股東代表訴訟[J];經濟研究參考;2008年69期
2 張國平;;股東代表訴訟的規(guī)則架構[J];南京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02期
3 曹益軍;;我國股東代表訴訟當事人問題探討[J];中國外資;2011年08期
4 吳飛;;論股東代表訴訟的被告范圍[J];金融法苑;2005年04期
5 李寧;莊少聰;;我國股東代表訴訟費用規(guī)則的構建[J];商情(教育經濟研究);2008年06期
6 顧微微;;保護中小股東權利的股東代表訴訟制度[J];經營與管理;2009年07期
7 王靜;周毓敏;;專利申請權糾紛中的股東代表訴訟[J];人民司法;2009年18期
8 顧微微;;論中小股東權利保護的股東代表訴訟[J];商業(yè)時代;2010年07期
9 陳逸敏;;股東代表訴訟在東亞地區(qū)的實施經驗與啟示[J];法學與實踐;2005年01期
10 陳靜波;;論新《公司法》確立的股東代表訴訟制度[J];行政與法;2006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馬玉河;;日本的消防機構與消防工作——赴日消防研修的見聞與啟示[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3)[C];2009年
2 王華;楊悅;;日本健康損害救濟體系介紹及對我國的啟示[A];2009年中國藥學會藥事管理專業(yè)委員會年會暨“國家藥物政策與《藥品管理法》修訂研究”論壇論文文集[C];2009年
3 李國平;糜林;吉沐祥;李金鳳;霍恒志;陳雪平;潘躍平;;日本促成栽培草莓生產的現狀及發(fā)展趨向[A];草莓研究進展(三)[C];2009年
4 王守華;;朱子學在日本[A];朱熹與中國文化——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成立大會論文集[C];1988年
5 曾南石;;日本石見銀礦的礦化與蝕變特征[A];第二屆全國成礦理論與找礦方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紀鳳翥;;方港慘案[A];老兵話當年(第九輯)[C];2005年
7 張翰卿;戴慎志;;國內外城市綜合防災規(guī)劃比較研究及經驗借鑒[A];規(guī)劃50年——2006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8 彭松建;汪段泳;;英、美、日家族制企業(yè)歷史變遷的啟示[A];中華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第十四次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文集[C];2006年
9 林樂界;宋建偉;;日本實施“肯定列表”制度對山東省農產品出口企業(yè)的影響及對策[A];2006-2007年度標準化學術研究論文集[C];2008年
10 胡起望;;日本的阿伊努人[A];民族學研究第八輯[C];198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金熙德;日本迫不及待要圓“大國夢”[N];北京日報;2005年
2 湯朝明;日本專家細數中日造船差距[N];中國船舶報;2004年
3 樓文;日本高齡住宅的特色[N];中國房地產報;2003年
4 平榮;面對性侵害日本女學生不再沉默[N];中國婦女報;2003年
5 鴻賓;海爾空調出口日本[N];中國機電日報;2001年
6 ;最大優(yōu)勢是中國客戶的信賴[N];中國化工報;2003年
7 本報記者 劉騰;日本重啟中亞戰(zhàn)略 謀取政經利益[N];財經時報;2004年
8 李佳隨;日本稅收公示制兼顧保密[N];中國稅務報;2001年
9 郭寧;日本經紀十大賺錢高招[N];中國文化報;2003年
10 ;韓國鋼鐵“左右逢源”[N];中國冶金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汪三毛;在兩個主義之間:日本刑事審判模式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2 宋玉成;中日吸收西方寫實油畫比較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06年
3 雷鳴;日本節(jié)能與新能源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4 熊琳;日本勞動爭議解決制度及其最新發(fā)展[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5 李兵;對外直接投資貿易效應研究[D];遼寧大學;2008年
6 李朝輝;淺層文化中斷與深層文化中斷[D];中央民族大學;2004年
7 節(jié)艷麗;對日本戰(zhàn)后基礎研究發(fā)展與諾貝爾科學獎獲得的歷史考察[D];清華大學;2004年
8 宿久高;中日新感覺派文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9 劉偉東;日本中小企業(yè)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3年
10 安洋;日本特殊法人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淼;日本股東代表訴訟制度研究[D];黑龍江大學;2009年
2 朱海燕;日英同盟在日本侵華史上的影響[D];吉林大學;2004年
3 張樞盛;日本文化對其企業(yè)制度影響的路徑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04年
4 黃樂平;日本謀求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席位前景探討[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5 趙凌冰;日本電子商務模式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6 李妍蓉;日本土地征用的動態(tài)發(fā)展及其對我國的啟示[D];中南大學;2005年
7 丁亮亮;中國法律移植何去何從[D];武漢大學;2005年
8 曾星;從日本的聯合國外交看日美同盟的未來[D];吉林大學;2006年
9 張慧惠;日本私立高等教育發(fā)展對我國民辦高等教育的啟示[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5年
10 林春雷;美、日、法三國稅務會計比較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22670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2226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