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多元論:軌跡、困境與出路
[Abstract]:Modern legal pluralism is the product of "the study of the social sciences of law" rebelling against the traditional western jurisprudence, and also the result of scholars' reflection on the modernity of law. After nearly a hundred years of development, it has formed an influential set of discourse. There are three difficulties behind the prosperity and development of legal pluralism: integration, orientation and demarcation. This triple dilemma originates from the separation between the two dominant research paths of "law" and "social discipline", which limits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potential of legal pluralism, while the problems arising therefrom have not been fully paid attention to and discussed.
【作者單位】: 清華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0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高鴻鈞;;權利源于主體間商談——哈貝馬斯的權利理論解析[J];清華法學;2008年02期
2 高鴻鈞;;走向交往理性的政治哲學和法學理論(下)——哈貝馬斯的民主法治思想及對中國的借鑒意義[J];政法論壇;2008年06期
3 戚淵;;論Geltung[J];中國法學;2009年03期
4 高鴻鈞;;美國法全球化:典型例證與法理反思[J];中國法學;2011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家喜;;我國虛擬財富市場泡沫化傾向的內(nèi)在機理[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2 羅凌云;;想象的想象:絕壁圖存的知識分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8期
3 陳第華;;行政倫理妥協(xié)的合法性探微[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4 蔣湘陵;趙玲;;哈貝馬斯晚期資本主義危機理論述評[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5 馬劍銀;;哈貝馬斯的基本權利觀——商談論視角的基本權利體系重構[J];北大法律評論;2010年01期
6 延永剛;;論審美現(xiàn)代性的雙重自反性[J];保定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7 徐家良;;新組織形態(tài)與關系模式的創(chuàng)建——體制吸納問題探討[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8 陳樹林;交往行為理論:社會批判理論的范式轉變[J];北方論叢;2002年01期
9 劉毅;;交往理性與演進理性:哈貝馬斯與哈耶克法律思想對中國法治的啟示[J];北方論叢;2009年03期
10 唐杰;;論和諧社會動態(tài)穩(wěn)定[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洪佳;;合作型信任——構建網(wǎng)絡治理模式的路徑選擇[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彭宗超;李m:;;預算參與:地方預算改革的合法性危機及轉換[A];第二屆中國公共預算研究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3 張璐;;簡述哈貝馬斯科技批判理論的主要內(nèi)容[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暨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文集[C];2010年
4 南麗軍;;從葛蘭西到哈貝馬斯——西方馬克思主義資本主義國家理論的再思考[A];國外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第三屆國外馬克思主義論壇會議論文集[C];2008年
5 何江江;;環(huán)境問題的制度意識成因解讀[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6 董正愛;;生態(tài)秩序重塑的回應型法律范式解構——基于人類集體福祉超越市場邏輯的轉型認識[A];生態(tài)安全與環(huán)境風險防范法治建設——2011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一冊)[C];2011年
7 吳思紅;;論村民自治制度下鄉(xiāng)(鎮(zhèn))村關系與農(nóng)村社會動員[A];村民自治進程中的鄉(xiāng)村關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1年
8 周計武;;現(xiàn)代主義的焦慮[A];2009江蘇省美學學會年會“當代審美文化與藝術傳統(tǒng)”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9 胡軍良;;超越“是”與“應當”之緊張:哈貝馬斯對話倫理學 基本旨趣初揭[A];改革開放三十年與價值哲學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10 胡軍良;;超越“是”與“應當”之緊張:哈貝馬斯對話倫理學的基本旨趣[A];價值哲學發(fā)展論[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玲;文化交往論[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戴均;當代中國轉型社會的政治認同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0年
3 劉自學;論政治哲學范式的演進[D];南開大學;2010年
4 孟昊;非政府組織參與全球金融治理的法律分析[D];武漢大學;2010年
5 陳登福;中國基礎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6 李占偉;布爾迪厄文藝思想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7 吳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學[D];吉林大學;2011年
8 陸晶;我國非政府組織管理法治化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吳琳;人的生存模式哲學反思[D];吉林大學;2011年
10 張百杰;轉型期中國群體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蔡明;中國海事行政管理體制創(chuàng)新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林鶴;戴維·佩珀生態(tài)學馬克思主義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3 丁鳴;論人類發(fā)展的生態(tài)文明向度[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邢艷;網(wǎng)絡公共領域建構:障礙與路徑[D];湘潭大學;2010年
5 周婧;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對當代大學生吸引力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09年
6 竇麗萍;論哈貝馬斯的交往行為理論[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7 何東明;文本視域之當代西方建筑差異性探討[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8 王新紅;當代中國基層政權合法性探析[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許叢瑤;湘繡旅游紀念品的開發(fā)設計研究[D];江南大學;2011年
10 于涵;“憲治”:基于政治哲學視角的解讀[D];河南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安·塞德曼,羅伯特·!と侣,趙慶培 ,潘漢典;評深圳移植香港法律建議[J];比較法研究;1989年Z1期
2 戴維·杜魯貝克,王力威,潘漢典;論當代美國的法律與發(fā)展運動(上)[J];比較法研究;1990年02期
3 王玉杰;;中德反內(nèi)幕交易罪機制比較研究[J];金融理論與實踐;2009年10期
4 馬長山;全球社團革命與當代法治秩序變革[J];法學研究;2003年04期
5 成思危;;借鑒經(jīng)驗 深化改革 促進發(fā)展[J];拉丁美洲研究;2008年02期
6 鄧肯·肯尼迪;高鴻鈞;;法律與法律思想的三次全球化:1850-2000[J];清華法治論衡;2009年02期
7 王鶴;經(jīng)濟全球化和地區(qū)一體化[J];世界經(jīng)濟;1999年03期
8 高鴻鈞;;論劃分法系的方法與標準[J];環(huán)球法律評論;1993年02期
9 高鴻鈞;;走向交往理性的政治哲學和法學理論(上)——哈貝馬斯的民主法治思想及對中國的借鑒意義[J];政法論壇;2008年05期
10 主力軍;;歐盟禁止內(nèi)幕交易制度的立法實踐及啟示[J];政治與法律;2009年05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俊剛;袁曉波;;診所法律教育的困境與出路——以哈爾濱理工大學診所法律教育為例[J];長沙民政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2 王次寶;劉德美;;法學專業(yè)開展雙語教學的困境與出路[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06期
3 湯軼群;;診所法律教育與進城務工女性的維權[J];中華女子學院山東分院學報;2009年04期
4 俞小海;;“人肉搜索”的法律困境與出路[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5 田景仲;;法理學本科教學的困境與出路[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0年02期
6 陳靖;徐淳;;法律診所教育的困境與出路[J];昌吉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7 李先波;楊志仁;;農(nóng)村法治建設的困境和出路[J];湖南警察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8 溫樹斌;;困境與出路:新建法學專業(yè)發(fā)展之路探索[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06年05期
9 張臻臻;;中國法律文化研究[J];科技致富向導;2011年08期
10 伍玉功;;農(nóng)村法治建設的三個沖突與出路[J];求索;2007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周曉虹;透視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律多元論[D];吉林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楊憲民;中國法治困境的思考[D];鄭州大學;2006年
2 張麗穎;法律移植引發(fā)的困境及其對策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3 楊雪;走出現(xiàn)代法治困境的自省型法[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4 劉進;中國法治建設道路的檢討、選擇與出路[D];江蘇大學;2007年
5 梁寶宏;新農(nóng)村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的困境與對策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9年
6 閆娜;中國“法律信仰論”的困境與出路[D];重慶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17184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21718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