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法律e化教育的意義及其域外經驗
本文關鍵詞:論法律e化教育的意義及其域外經驗 出處:《教育評論》2015年09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法律e化教育有助于實現(xiàn)資源共享,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國際化視野,促進法律實踐教學的開展和終身學習機制的建立,保障我國法學教育的總體質量。但我國目前的法律e化教育層次較低,內容簡單,缺乏整合,利用率偏低,故應重視法律e化對法學教育改革的意義,鼓勵師生積極實踐,充分借鑒域外經驗,全面推進我國法律e化教育的發(fā)展。
[Abstract]:E legal education helps to realize the sharing of resources, cultivat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nd international vision,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of legal practice teaching and lifelong learning mechanism,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legal education in China. But China's current legal e education level is low, the content is simple, the lack of integration and utilization low, it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legal significance of E on the reform of legal education,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practice actively, make full use of foreign experience,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legal education e.
【作者單位】: 西南政法大學;
【基金】:2012年度重慶市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法律e化背景下的法學教育改革研究”(編號1203083) 2011年度西南政法大學教研項目“法律e化背景下的法學教育改革研究”(編號2011YB01) 重慶市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2012年度課題“法律e化背景下的法律教學與實訓平臺建設研究”(編號2012-GX-090)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G434;D90-4
【正文快照】: 法律e化(Electronic Law)即法律的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術對法律進行處理,使之電子化的過程。信息技術是21世紀社會發(fā)展的最強動力,其在法律領域的廣泛應用,已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法學教育所面臨的環(huán)境,對法學教育的發(fā)展產生深刻影響。其中,一個最直接結果就是要求教師廣泛運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張俊霞;葉濤;;法學教育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12年04期
2 胡乙;;涉外法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審視[J];教育評論;2014年03期
3 張文顯;入世與法學教育改革[J];中國高等教育;2001年2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本報記者 李樹民 張杰;[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孟國碧;加入WTO與高校法律人才的培養(yǎng)[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2年03期
2 龔平;加入WTO與中國高等教育的應對策略[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3 姜愛麗;;論法學專業(yè)本科生法律職業(yè)思維的缺失及培養(yǎng)[J];法律方法;2012年00期
4 劉瀟瀟;;地方高校獨立學院法學教育模式的建構[J];法制與社會;2007年12期
5 謝冬慧;;法律全球化與法制現(xiàn)代化[J];法制現(xiàn)代化研究;2007年00期
6 曲艷紅;;國際經濟法雙語教學的研究與實踐[J];北方經貿;2008年12期
7 成靜,劉慶國;法律專業(yè)少數(shù)民族學生綜合能力調查與評價[J];甘肅社會科學;2004年01期
8 劉瀟瀟;WTO與高校法律實務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論綱[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9 劉瀟瀟,郭晶梅;論地方高校法科學生素質結構的建構[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2年05期
10 劉國華;入世后法學專業(yè)本科人才培養(yǎng)模式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5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張媛媛;丁俊峰;;董必武法學教育思想與我國法學高等教育改革[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四輯)[C];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韋洪發(fā);法律全球化的理論與實踐探究[D];吉林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劉秀麗;新型法律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構建[D];遼寧師范大學;2013年
2 楊紅丹;以人為本[D];西南石油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薛剛凌;;社會轉型期:我們培養(yǎng)什么樣的法律人才[J];法學雜志;2011年04期
2 曾令良;21世紀法律服務貿易的發(fā)展趨勢與中國法學人才培養(yǎng)的應有改革[J];法學評論;2001年01期
3 張桂英;;美國法學教育理念與模式對我國之啟示[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7年06期
4 萬猛;李曉輝;;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法律人才培養(yǎng)模式轉型[J];中國大學教學;2010年11期
5 霍憲丹;法律職業(yè)與法律人才培養(yǎng)[J];法學研究;2003年04期
6 石佑啟;韓永紅;;論涉外法律人才培養(yǎng):目標、路徑和教學模式[J];中國大學生就業(yè);2012年16期
7 李繼宏,吳秀珍;試析自主學習在課堂教學中的價值[J];聊城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尹林輝;李亮;;“內外”兼修——促進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J];法制與社會;2007年07期
2 秦總根;;自主學習與高素質公安人才培養(yǎng)初探[J];公安教育;2008年08期
3 吳玲玲;汪玲;吳瑕;;淺談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J];世紀橋;2011年13期
4 王旭發(fā);;淺論公安院校大學生自主學習[J];北京警察學院學報;2013年01期
5 李波;自主學習簡論[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年S2期
6 閆晶;網絡環(huán)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理性思考[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7 陳錦英;培養(yǎng)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初探[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8 王素君;;重視差異 激發(fā)興趣 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J];理論學習與探索;2007年01期
9 朱理;熊美保;;基于公安專網的民警自主學習資源建設[J];江西公安?茖W校學報;2007年03期
10 車艷秋;;大學英語的自主學習[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08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杜進福;;化學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A];甘肅省化學會成立六十周年學術報告會暨二十三屆年會——第五屆甘肅省中學化學教學經驗交流會論文集[C];2003年
2 耿桂靈;季黃鳳;王春生;;不同階段護理專業(yè)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調查[A];2006年浙江省醫(yī)學教育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6年
3 張建彬;;淺談高中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二卷)[C];2012年
4 李元菊;;語文教學中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嘗試[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2卷)[C];2010年
5 羅照敏;;培養(yǎng)數(shù)學自主學習的創(chuàng)新能力[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七卷)[C];2014年
6 田保用;;重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A];2014年1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7 董學花;;構建自主學習的數(shù)學課堂[A];2013年4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8 雷巧梅;;抓學生自主學習促課堂效率提高[A];2013年7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9 陳露丹;;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分析[A];2013年11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10 楊潤吉;;如何上好初中計算機課[A];2014年7月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黃春梅;培養(yǎng)自主學習能力[N];河北日報;2004年
2 大連廣播電視大學 朱品一;信息時代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N];中國教育報;2007年
3 周峰 何文華;自主學習是一種被引導的創(chuàng)造[N];中國教師報;2006年
4 王立;韓國1000多個家庭為孩子選擇自主學習[N];中國社會報;2006年
5 萬久蓮;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N];伊犁日報(漢);2006年
6 周秀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N];伊犁日報(漢);2007年
7 張家港市沙洲中學 褚春花;自主學習如何引導[N];中國體育報;2007年
8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漕橋小學 張成;“自主學習”適應社會發(fā)展需要[N];中國體育報;2007年
9 江蘇省泰興市第二高級中學 王亞東;高中體育課應加強自主學習與評價[N];中國體育報;2007年
10 王景霞;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促使每個學生發(fā)展[N];大眾科技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單志艷;中學生自主學習及教師相應教學行為的評價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2年
2 丁彪;企業(yè)領導者自主學習能力的實證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彥;論學習者在自主學習中的角色[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2 蔡朝輝;自主學習中的教師角色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3 張志蕊;網絡環(huán)境下英語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助學手段的開發(fā)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4 唐玉鳳;一項關于學習風格對大學生自主學習促進作用的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08年
5 孫s,
本文編號:135593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1355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