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價值觀實現(xiàn)的基本路徑
本文關鍵詞:法治價值觀實現(xiàn)的基本路徑
【摘要】:法治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之一。根據(j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精神,法治價值觀實現(xiàn)的基本路徑起碼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樹立法律的權威是法治價值觀實現(xiàn)的基石,構建完備、完善的法律體系是法治價值觀實現(xiàn)的前提條件,堅持依法行政是法治價值觀實現(xiàn)的核心要素,堅持司法獨立和司法公正是法治價值觀實現(xiàn)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培育強烈的法律意識是法治價值觀實現(xiàn)的基礎性工程。
【作者單位】: 濟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中心;
【關鍵詞】: 法律體系 依法行政 司法公正 法律意識
【分類號】:D920.0
【正文快照】: “當歷史的風吹起時,雖能壓倒人類的意志,但預知風暴的來臨,設法加以駕馭,并使其終能替人類服務,則還在人力范圍之內”[1]。正當中國人民滿懷信心地向小康社會邁進之際,一個響亮的口號在神州大地上響起:依法治國,建設法治中國。雖然中國的法治歷程曾經滄桑,但法治中國“這座大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慶華;司法公正與司法獨立[J];安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2 汪啟和,游俊峰,黃艷葵;司法獨立:靠什么[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3 龔懷林;;道德視域中的法律運行[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4 吳衛(wèi)東;從技術進化史看社會技術的合法性[J];北方論叢;2000年03期
5 葉兵,鐘玉海;原則和出路:當代社會階層變動下的利益關系調整[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6 高其才;;傳承和弘揚:瑤族習慣法在人民調解中的運用——以廣西金秀一起相鄰排水糾紛的調解為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7 李林;;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與依法治國[J];北京聯(lián)合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8 楊壽堪;;論哲學發(fā)展的兩種表現(xiàn)形式[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9 張聚元;編輯學中介原理探析[J];編輯學報;1994年01期
10 張聚元;編輯學中介原理探析[J];編輯學報;1994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光駿;;論當前憲政制度下的獨立行使檢察權[A];首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5年
2 郭小鋒;;試論“雙層”法律監(jiān)督模式[A];第五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9年
3 錢翠華;;知識產權民事審判權濫用的公平矯正——公正視野下法官品德對專利民事審判權的影響[A];專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4 張麗;;論近代英國自然主義科學教育觀[A];紀念《教育史研究》創(chuàng)刊二十周年論文集(16)——外國教育思想史與人物研究[C];2009年
5 戴世強;陳然;;淺析培根的學問觀[A];科學殿堂的力學之光——第五屆全國力學史與方法論學術研討會文集[C];2011年
6 郭哲;;論《法律邏輯學》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以個案分析為突破口[A];法律邏輯與法學教育——第十五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7 王洪;;《邏輯的訓誡》前言:法律的生命[A];法律邏輯與法學教育——第十五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8 方向;;論培養(yǎng)公民法律意識[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輯)[C];2003年
9 劉琳玲;;不斷學習董必武法制思想,為構建和諧社會盡職盡責——學習董必武法制思想點滴體會[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輯)[C];2006年
10 劉蜜;;也論程序法是法治的核心——董必武法治思想探討[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輯)[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和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建設的人本取向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2 張佳鑫;協(xié)商解決糾紛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吳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學[D];吉林大學;2011年
4 魏筠;生活意義:道德教育實效性的尋求[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何珊;德育時機論[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6 裴會濤;敕與北宋立法關系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7 任海濤;中國古代政治法思想萌芽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8 陳瑩瑩;刑事檢察監(jiān)督的程序化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9 高建軍;城鄉(xiāng)社會同構的憲法學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10 鄭牧民;中國傳統(tǒng)證據(jù)文化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煥煥;政府信息公開訴訟原告資格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嚴佩芳;關于小學《品德與社會》課程教學中學生道德情感的培養(yǎng)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謝雨;從譯介學角度試析《正義的謀殺者》—分析阿爾伯特·埃倫施泰因對《水滸傳》的編譯[D];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2010年
4 范寧寧;法院執(zhí)法問題研究之一[D];江南大學;2010年
5 朱琳;高校管理中的學生隱私權保護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6 王坤;論司法考試與法學教育的關系及其改革[D];山東大學;2010年
7 顧頎;司法公正的倫理沖突及其調適[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8 余江玲;中西古典園林植物文化比較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7年
9 楊潔;大學生科學人道主義教育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楊娜;論17-19世紀的英國貴族社會[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錢鑫;;論培育基層官兵法律意識的必要性和緊迫性[J];法制與社會;2010年09期
2 曾玉琴;淺論我國女性法律意識[J];自貢師專學報;1992年04期
3 賈應生;論法律意識[J];人大研究;1997年09期
4 周詠梅;市場經濟與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J];廣西師院學報;1997年01期
5 劉露;法律意識不可忽視[J];中國中小企業(yè);1997年04期
6 郭艷;法律價值的沖突與選擇——兼談法律意識的現(xiàn)代化[J];青年研究;1998年06期
7 吳長海;教師要增強法律意識[J];機械職業(yè)教育;2000年03期
8 張建民,崔多權;論市場經濟條件下市場主體法律意識的構建[J];大慶社會科學;2000年01期
9 姜素紅;論強化法律意識與依法治國[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0年02期
10 伍玉功;依法治縣的基礎是提高村民的法律意識[J];湖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槐;;傳統(tǒng)美德與法律意識——談《傳統(tǒng)美德故事》的法律思想[A];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育實驗研究文集(第二卷)[C];1993年
2 楊海新;楊桂華;;提高護士法律意識 維護護患合法權益[A];全國神經內、外科?谱o理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3年
3 楊槐;;傳統(tǒng)美德與法律意識——一談《傳統(tǒng)美德故事》的法律思想[A];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育研究成果選集[C];2011年
4 楊槐;;傳統(tǒng)美德與法律意識——談《傳統(tǒng)美德故事》的法律思想[A];中國德育的重大改革: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教育實驗研究十年報告[中華傳統(tǒng)美德教育實驗研究文集(第五卷)][C];1998年
5 劉少霞;;提高護士法律意識的方法探討[A];全國外科護理學術會議暨專題講座論文匯編[C];2000年
6 任際;;全球化與國際法律意識[A];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獲獎成果匯編(2003—2004年度)[C];2003年
7 張玲;劉靜華;白薇;;如何增強護理工作的法律意識與職業(yè)道德[A];全國內科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2年
8 孔玉杰;高和芹;;護士患者雙方的權益與法律[A];全國護理臨床研究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會編[C];2001年
9 孫育瑋;胡志民;陳川;袁軍;施延亮;費長山;武玉紅;;“上海市民法律意識調查”課題總報告[A];2002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2年
10 付春楊;;由董必武法律思想看政治意識與法律意識[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輯)[C];200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光妍 畢曉棠;法律意識與法治建設[N];人民日報;2002年
2 蹇曉燕;增強法律意識 夯實反分裂斗爭的法律思想基礎[N];西藏日報;2008年
3 李光宇邋宋欽宇;加強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N];吉林日報;2008年
4 李斌 田成有;法律運作成本與公民的法律意識[N];中國改革報;2004年
5 何純中 賴凌;培養(yǎng)官兵法律意識不容忽視[N];戰(zhàn)士報;2006年
6 宋霞;加強海監(jiān)人員的法律意識與能力[N];中國海洋報;2007年
7 通訊員 劉宇才 宋志強;應縣檢察院不斷提高村官法律意識[N];朔州日報;2008年
8 舒兆懷;如何提高職校學生的法律意識[N];黔西南日報;2010年
9 李先強 林玲;“六個課堂”助力小學生提升法律意識[N];檢察日報;2013年
10 李春麗;“兩課”教育:增強大學生法律意識[N];中國教育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孫春偉;法律意識中的意識形態(tài)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2 劉旺洪;法律意識論[D];中國人民大學;2000年
3 劉榮華;當代中國農民法律素質教育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世海;論法律意識的差異[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2 彭釗;論法律意識視野中的社會主義法治理念[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3 張小燕;大學生法律意識的現(xiàn)狀及其培養(yǎng)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07年
4 王美君;武漢市大學生法律意識調查報告[D];蘭州大學;2009年
5 吳迪;新農村建設背景下增強林農法律意識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10年
6 張小紅;新時期大學生法律意識的培養(yǎng)[D];太原理工大學;2011年
7 李國帥;論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及其培養(yǎng)[D];山東理工大學;2011年
8 王新宇;法律意識之理論探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9 張衛(wèi)海;試論法律意識現(xiàn)代化與政治文明建設的關系[D];蘇州大學;2004年
10 王玲;論法律意識的社會功能[D];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1117809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1117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