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的功能:論純粹法學對中國法治理論的意義
本文關鍵詞:認知的功能:論純粹法學對中國法治理論的意義
更多相關文章: 純粹法學 凱爾森 知性國家觀 規(guī)范命題 分離命題
【摘要】:當代中國主流法治概念在作為制度事實的法制之外,更強調(diào)對道德價值的追求。但對于"認知"卻沒有給與足夠的重視。這就為法治理想的實現(xiàn)埋下風險。故而,本文將對致力于建構追求客觀認知的"法律科學"的純粹法學進行研究,論述純粹法學中的知性國家觀、規(guī)范命題和分離命題,為當代中國法治理論的完善作出嘗試性討論。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
【關鍵詞】: 純粹法學 凱爾森 知性國家觀 規(guī)范命題 分離命題
【分類號】:D90
【正文快照】: 引言當代法學界對“法治”這一概念的定義,與道德價值聯(lián)系緊密。最通常而簡練的表述即:法治是法制的德性狀態(tài)。這里涉及一個與“法治”相關的概念,即“法制”——法律制度。比較一下這兩個概念:法制是法治的必要不充分條件。換言之,有法制不一定有法治,而有法治則必然有法制。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房亞明;;施密特的制憲權學說及其啟示[J];長春市委黨校學報;2009年06期
2 周洪波;沉默權問題:超越兩種理路之新說[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2003年05期
3 李可;;價值衡量的十大進路——對法理學方法論之謎的破解[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4 喻中;;論社會主義法治理念在法學體系中的核心價值[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2年04期
5 郭臺輝;;現(xiàn)代政治觀念:由來、悖謬與挑戰(zhàn)——以恐懼死亡為分析理路[J];復旦政治學評論;2008年00期
6 朱祥海;;政治義務對自由的邏輯先在性[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5期
7 陳建洪;;施特勞斯論耶路撒冷和雅典之爭[J];現(xiàn)代哲學;2009年01期
8 張文喜;歷史唯物主義豈能謀取神學的支持——對洛維特《世界歷史與救贖歷史》的批評[J];學術月刊;2004年07期
9 張永會;;卡爾·施米特的國家觀簡析[J];鄖陽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9年04期
10 嚴從根;馮建軍;;美好生活和兩種教誨——施特勞斯學派道德教育思想研究[J];現(xiàn)代大學教育;2011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義松;吳國振;;論環(huán)境法學研究的當代任務[A];水資源可持續(xù)利用與水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2008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杜濤;;文明的沖突與法律的沖突——21世紀沖突法的范式轉(zhuǎn)換[A];“2020年的國際法”暨中國青年國際法學者論壇會議論文集[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陸建松;上帝、國家與財產(chǎn)權[D];復旦大學;2011年
2 王升平;自然正當、虛無主義與古典復歸[D];復旦大學;2011年
3 嚴從根;在正當與有效之間—社會轉(zhuǎn)型期的道德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4 高山奎;列奧·施特勞斯猶太思想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1年
5 胡位鈞;現(xiàn)代國家中的政治溝通[D];復旦大學;2003年
6 張向東;理性生活方式的重建——哈貝馬斯政治哲學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7 馮峰;“國難”與“思想界”[D];復旦大學;2005年
8 焦寶乾;法律論證理論研究[D];山東大學;2005年
9 曹永國;自然與自由[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10 李長偉;好人與好公民[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姚岳絨;立法過程中公眾參與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3年
2 裴自余;“文化大革命”與中國政治發(fā)展的轉(zhuǎn)型[D];北京大學;2005年
3 曾頡;《魏瑪憲法》之中國話語[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4 湯元軍;民族主義視野中的政治概念[D];揚州大學;2007年
5 鄒小俊;施特勞斯早期猶太思想初探[D];同濟大學;2008年
6 孫雅婷;騎士的信仰[D];清華大學;2007年
7 王震鋒;施米特對自由主義的批判[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8 王金來;程序主義憲政模式論綱:哈貝馬斯憲政理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9 許晨楓;稅的憲法理論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10 陳舒;現(xiàn)代國家的法理學基礎[D];西南政法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明新;“純粹法學”述評及其對中國當代法治的啟示[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2 王莉君;從純粹法學看法理學基本概念的重要意義[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3 陳瑩瑩;;從現(xiàn)象學方法看純粹法學[J];研究生法學;2002年03期
4 李剛;;批判與繼承——純粹法學在中國[J];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5 周峗;;純粹法學與純粹法律——論原則性法典[J];政法論壇;2007年06期
6 胡川寧;;簡論純粹法學的法律觀[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7 湯善鵬;;“純粹法學”視角下的立法權正當行使及其批判[J];河北法學;2008年12期
8 唐凌云;張南寧;;從純粹法學到邏輯法學——一種法律理論研究的邏輯進路[J];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1期
9 謝暉;轉(zhuǎn)型社會的法理面向——純粹法理學導言[J];廣東社會科學;2003年02期
10 漢斯-凱爾森著;張小丹;;因果與歸責——《純粹法學說》節(jié)譯[J];人大法律評論;2013年01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洛陽師范學院法學系 徐業(yè)堯;凱爾森純粹法學的“純粹”之思[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楊暉;純粹法學中的“應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2 徐麗麗;作為事實的法律[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00320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fashilw/10032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