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背景下的流動人口管理——以北京市X區(qū)為例
本文關鍵詞: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背景下的流動人口管理——以北京市X區(qū)為例
【摘要】:在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背景下,如何做好流動人口的服務與管理工作是目前我國公共管理面臨的挑戰(zhàn)。調查發(fā)現,北京市X區(qū)在流動人口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也存在如下問題:流動人口管理和服務體系的缺陷;管理主體和管理工具不完善;流動人口相關信息不充分;流動人口的社區(qū)認同感不強。為此,X區(qū)應轉變觀念,加大流動人口管理方面人、財、物的投入,創(chuàng)新機制、優(yōu)化流動人口服務,構建數字化管理系統(tǒng),擴大民主參與,優(yōu)化流動人口管理制度,吸納第三部門參與,培養(yǎng)流動人口社區(qū)認同感。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關鍵詞】: 社會管理 流動人口管理 北京市
【基金】:中國人民大學國家重點學科行政管理專業(yè)基金資助項目(12PA30407011)
【分類號】:D631.42
【正文快照】: 一、研究背景流動人口是指那些離開戶籍所在地、在另一行政區(qū)域內居住超過一定時間(通常為30天)的人口。20世紀80年代之前,政府對人口流動實行嚴格的管控,當時的人口流動主要是與工業(yè)發(fā)展相適應的,根據勞動力的需要對人口進行計劃性的安排,不允許人口的自由流動。1984年,國務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馮曉英;北京市城鄉(xiāng)結合部人口管理模式的制度選擇[J];北京社會科學;2004年01期
2 張康之;向玉瓊;;領域分離與融合中的公共服務供給[J];江海學刊;2012年06期
3 陳豐;;城市化進程中的流動人口管理模式研究[J];求實;2008年12期
4 郭秀云;;大城市外來流動人口管理模式探析——以上海為例[J];人口學刊;2009年05期
5 陳豐;;流動人口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一體化研究[J];人口與經濟;2012年06期
6 張康之;;論政府行為模式從控制向引導的轉變[J];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12年02期
7 黃晨熹;大城市外來流動人口特征與社區(qū)化管理[J];中國軟科學;1999年07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小勇;抗戰(zhàn)初期大后方通貨膨脹新論[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2 徐麗華;農業(yè)企業(yè)化經營淺析[J];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2005年05期
3 陳勇星;“冠生園”老字號重名原因及其對策的研究[J];商業(yè)研究;2003年05期
4 鄒翠榮,歐長鳴;商業(yè)銀行負債及其流動性之管見[J];商業(yè)研究;2004年04期
5 黃先政;;統(tǒng)籌城鄉(xiāng)教育背景下農民工子女教育影響因素分析及政府作用思考[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1年04期
6 張澤梅;論渝東南民族地區(qū)城鎮(zhèn)化進程中的人口流動[J];重慶石油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4期
7 陳瀟瀟;朱傳耿;;我國城市社區(qū)研究綜述及展望[J];重慶社會科學;2007年09期
8 馮健,周一星,程茂吉;南京市流動人口研究[J];城市規(guī)劃;2001年01期
9 馮健;1980年代以來杭州市暫住人口的空間分布及演化[J];城市規(guī)劃;2002年05期
10 吳曉;吳明偉;;小商品市場的形成、發(fā)展與建設[J];城市規(guī)劃;2009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李世峰;于瑞;;北京城市邊緣區(qū)典型鄉(xiāng)鎮(zhèn)有序協(xié)調發(fā)展研究[A];中國農業(yè)工程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胡代光;;從金融改革著手加強國家宏觀調控[A];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理論與實踐[C];1993年
3 鄭志鋒;華晨;賀俏毅;;城市移民對杭州都市區(qū)的影響及其規(guī)劃對策[A];生態(tài)文明視角下的城鄉(xiāng)規(guī)劃——2008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霽雪;城鄉(xiāng)結合部的社會樣態(tài)與空間實踐[D];吉林大學;2011年
2 岳雪蓮;仫佬族流動人口與流出地社會變遷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1年
3 劉翌瓊;裝備建設財力優(yōu)化配置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4 劉杰;跨體制下的身份訴求與結構化形塑[D];吉林大學;2012年
5 胡平;中國旅游人口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6 單菁菁;城市社區(qū)情感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3年
7 劉朝暉;中國城鎮(zhèn)住宅市場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0年
8 孫蓉;中國商業(yè)保險資源配置論——機制設計與政策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2004年
9 張熹珂;中國政治發(fā)展的經濟邏輯[D];復旦大學;2004年
10 崔元鋒;武漢市城鄉(xiāng)二元結構矛盾與“三農”問題研究——基于農民問題的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陸松濤;試論基層政府的流動人口綜合管理和服務[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王以勒;論流動人口犯罪及治理對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喬偉偉;城鄉(xiāng)二元戶籍制度改革的相關法律問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4 仇昊;蘇南經濟開發(fā)區(qū)外來人口管理體制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5 肖繼;我國流動人口選舉權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6 丁亞杰;進城農民工子女教育的現狀、問題及對策[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7 劉丹;流動兒童家庭教育社會支持體系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8 楊海龍;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社會建設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9 楊鳳琴;我國城市流動人口社區(qū)服務管理問題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1年
10 熊家武;上海流民研究(1937-1949)[D];上海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顧駿;關于上海流動人口管理的深層次思考[J];上海城市管理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2 伍先江;;論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創(chuàng)新[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2期
3 繆蒂生;;關于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的思考[J];江蘇社會科學;2008年02期
4 肖飛;;城市化加速期流動人口管理探略[J];理論導刊;2011年12期
5 李玲,歐陽慧,陳耀森,林文生;大城市流動人口特征及管理:以廣州為例兼與北京、上海比較[J];人口研究;2001年02期
6 馮曉英;城市人口規(guī)模調控政策的回顧與反思——以北京市為例[J];人口研究;2005年05期
7 肖周燕;郭開軍;尹德挺;;我國流動人口管理體制改革的決定機制及路徑選擇[J];人口研究;2009年06期
8 戴軍,白光潤;上海流動人口問題的應對措施[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2期
9 譚舒;;關于建立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體制框架的構想[J];天府新論;2011年05期
10 朱少雄;林昆勇;趙鐵;;試論我國流動人口綜合管理和服務體系構建[J];學術論壇;2010年1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翠麗;;從《暫住證》的去與留看流動人口的社會管理[J];法制與社會;2010年34期
2 ;中共云南省委辦公廳 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fā)《云南省關于進一步加強流動人口服務和管理工作的意見》的通知[J];云南政報;2008年18期
3 王進孝;;關于城市流動人口服務與管理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電子政務;2011年04期
4 鄭明波;任朝亮;;北京流動人口管理變局[J];人民公安;2007年03期
5 谷龍飛;;關于北京市流動人口管理服務的思考[J];中國商界(上半月);2010年05期
6 嘎日達;;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創(chuàng)新及困境研究——以北京市為例[J];行政管理改革;2011年02期
7 朱利民;;論流動人口社會管理理念創(chuàng)新[J];現代商貿工業(yè);2011年15期
8 黃匡時;;改革開放30年北京流動人口政策回顧與展望[J];北京規(guī)劃建設;2008年05期
9 李明生;范立平;;流動人在宋莊的和諧生活[J];記者觀察(下半月);2008年04期
10 ;流動人口服務管理體制改革“十一五”進展成效和“十二五”目標任務[J];四川改革;2011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周學馨;;從流動人口管理走向流動人口治理——我國政府流動人口管理中行政范式轉型的制度設計[A];中國社會學會2010年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社會管理機制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陳豐;;城市化進程中的流動人口管理模式研究[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經濟·管理學科卷)[C];2007年
3 鄒波勇;;淺析如何創(chuàng)新流動人口管理與服務[A];江西省宜春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和諧”征文活動論文集[C];2011年
4 高雄鷹;;整合基層社會資源 創(chuàng)新流動人口管理機制[A];江西省宜春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和諧”征文活動論文集[C];2011年
5 謝明;;加強和改進流動人口管理服務工作的思考[A];江西省宜春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和諧”征文活動論文集[C];2011年
6 何莉;;加強流動人口管理的幾點看法[A];江西省宜春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和諧”征文活動論文集[C];2011年
7 李志勝;;探析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創(chuàng)新模式[A];江西省宜春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和諧”征文活動論文集[C];2011年
8 ;豐城市流動人口管理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A];江西省宜春市社會科學界聯(lián)合會“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和諧”征文活動論文集[C];2011年
9 徐乃龍;;對流動人口違法犯罪治理的反思[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一輯)[C];2006年
10 周偉平;;關于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加強對流動人口管理的思考[A];湖南省人口管理與青少年犯罪研究征文評獎論文集[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夏元園 楊公軒;系列“小動作”帶來社會管理大效益[N];揚州日報;2010年
2 記者 楊林濤 通訊員 張飛 郭慶睿;社會管理,如何創(chuàng)新?[N];衢州日報;2011年
3 王志先;紅河:立足邊疆實際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N];人民公安報;2010年
4 董婷婷;鴨綠河派出所全力推進社會管理[N];黑龍江經濟報;2010年
5 本報記者 胡立強 通訊員 向波 黃雯;長沙:創(chuàng)新機制破解社會管理難題[N];人民公安報;2011年
6 廣東省委常委、公安廳廳長 梁偉發(fā);解放思想前提下的“強管”思路[N];人民公安報;2008年
7 本報記者 周瓊;流動人口管理服務要“社會化”[N];人民公安報;2010年
8 記者 劉健 南方;深入扎實開展平安建設 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N];天津政法報;2010年
9 對話人:市委政法委新聞發(fā)言人 林開榕(市綜治辦副主任) 記者:李亞男;突出基層強化服務 提升社會管理實效[N];深圳特區(qū)報;2010年
10 萬曉娟;讓身處異鄉(xiāng)的人不再孤獨[N];長沙晚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陳星博;強制與遵從:收容遣送制度研究[D];清華大學;2005年
2 張清郎;中國轉型期流動人口犯罪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龍淼森;我國城市流動人口社會管理體制研究[D];蘇州大學;2007年
2 拱延中;哈爾濱市南崗區(qū)流動人口動態(tài)管理項目的設計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3 周克勤;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背景下城市流動人口管理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3年
4 賴國清;中國流動人口的法律治理初探[D];湘潭大學;2012年
5 趙乙杰;沈陽市流動人口管理制度變遷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6 崔永春;當前我國城市流動人口管理對策研究[D];東北大學;2008年
7 樊?;我國流動人口管理體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8 聶聰;我國流動人口管理的主要問題與對策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0年
9 劉基仙;深圳市流動人口管理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10 張笑梅;烏魯木齊市水磨溝區(qū)流動人口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97046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fanzuizhian/970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