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治安法論文 >

認罪態(tài)度對法官判決影響的實證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7-08-28 11:07

  本文關鍵詞:認罪態(tài)度對法官判決影響的實證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認罪態(tài)度 量刑程序 司法裁判


【摘要】:被告人的認罪態(tài)度會對法官的判決產生影響,這不僅因為認罪態(tài)度是酌定量刑情節(jié),而且與法官的個人因素也有著密切的關聯(lián)。認罪態(tài)度對法官判決影響的方式主要是通過一種感性的刺激,比如通過影響法官的情緒從而對法官的判決產生影響。由于我國實行的是義務本位主義的訴訟模式,再加上定罪與量刑一體化的制度設置,關于被告人認罪態(tài)度的法律規(guī)定實質上會對被告人的權利產生負面影響。為限制法官在認罪態(tài)度認定方面的自由裁量權,保障被告人的訴訟權利,應建立獨立或相對獨立的量刑程序,進行量刑辯護,把構成認罪態(tài)度的各個要素進行量化。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
【關鍵詞】認罪態(tài)度 量刑程序 司法裁判
【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 浙江省錢江人才計劃 三江青年學者計劃資助項目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D917.2;D926.2
【正文快照】: 認罪態(tài)度是最常見的刑事案件酌定量刑情節(jié)之一。所謂態(tài)度,一般是指“對人或事的看法在其言行中的表現(xiàn)”[1](P733)。認罪態(tài)度可以界定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對自己犯罪行為的看法在其言行中的表現(xiàn)。從上述概念中,我們可以看出認罪態(tài)度是主觀性極強的一種量刑情節(jié),這也就使得認罪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李榮;;影響刑事法官判決因素的實證考察[J];法學雜志;2007年06期

2 陳興良;;案例指導制度的規(guī)范考察[J];法學評論;2012年03期

3 陳興良;;死刑適用的司法控制——以首批刑事指導案例為視角[J];法學;2013年02期

4 胡銘;;陪審團在死刑案件中適用的價值分析[J];時代法學;2006年02期

5 陳瑞華;;義務本位主義的刑事訴訟模式——論“坦白從寬、抗拒從嚴”政策的程序效應[J];清華法學;2008年01期

6 喻福東;;論“認罪態(tài)度”在量刑情節(jié)中的定位[J];行政與法;2012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小玲;李家宏;;論刑事訴訟中訴判同一原則[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1期

2 張波;;新中國的加重和從重處罰制度的考評[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5年02期

3 鄭好;;比較法視野下的監(jiān)聽立法研究[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6年02期

4 林喜芬;;論非法證據(jù)排除規(guī)則的宏觀位階——兼評中國證據(jù)規(guī)則的憲法化取向[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1期

5 劉國慶;;關于刑訴中法官調查權若干問題研究[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01期

6 孫泳;;刑事精神損害賠償制度的價值及建構[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7 付曉雅;;《刑法修正案(七)》的得與失[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8 奚瑋;楊錦炎;;論監(jiān)聽在職務犯罪偵查中的運用[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5期

9 馮凡英;關于量刑情節(jié)的幾個問題[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01期

10 何龍;張寶;;論刑法中的復權制度[J];安陽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萬毅;;檢察官角色與檢察權配置[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2 單民;上官春光;;和諧語境下的職務犯罪偵查公開問題[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3 趙靖;;論我國檢察機關選擇起訴權的完善[A];第七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會議文章[C];2011年

4 夏尊文;陳建軍;張介玉;;刑罰泛化否定論——兼與吳宗憲先生商榷[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吳大華;;論“兩少一寬”的少數(shù)民族犯罪刑事政策[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馮霜;;淺議刑罰輕緩化的必然性[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夏尊文;陳建軍;張介玉;;刑罰泛化否定論——兼與吳宗憲先生商榷[A];犯罪學論叢(第三卷)[C];2005年

8 吳大華;;論“兩少一寬”的少數(shù)民族犯罪刑事政策[A];犯罪學論叢(第三卷)[C];2005年

9 鄧小剛;;非監(jiān)禁刑與構建和諧社會[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五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一輯)[C];2006年

10 黃明儒;黃義華;;懷柔刑事政策的提倡與刑罰結構維新[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進德;協(xié)商性司法在西方的興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李長坤;刑事涉案財物處理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李曉歐;不純正不作為犯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白云飛;規(guī)范化量刑方法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郭磊;量刑情節(jié)適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周金剛;量刑情節(jié)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7 尹曉紅;我國憲法中被追訴人獲得辯護權之保障[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8 周強;我國保護被追訴人人身自由憲法條款之實施[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9 陳瑩瑩;刑事檢察監(jiān)督的程序化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10 胡榮;反洗錢戰(zhàn)略戰(zhàn)術研究[D];復旦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永斌;論我國量刑程序的相對獨立性[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周緒峰;偵查人員程序性違法的舉證責任[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潘愛青;增設執(zhí)業(yè)資格刑的立法探析[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孫凌鳳;酌定量刑情節(jié)新論[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譚軼城;論刑法評價中的禁止重復評價原則[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褚曉玲;社區(qū)矯正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7 董瀟;高危駕駛行為的刑法規(guī)制問題[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8 陳海嬌;我國刑事訴訟見證制度若干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9 宋超;自訴轉公訴的法律規(guī)制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10 阮露玫;論審查起訴階段犯罪嫌疑人知情權[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后藤武秀;判例在日本法律近代化中的作用[J];比較法研究;1997年01期

2 錢大軍,張成元;法律解釋的必為性和可行性[J];當代法學;2002年07期

3 趙秉志;彭新林;;我國死刑適用若干重大現(xiàn)實問題研討——以李昌奎案及其爭議為主要視角[J];當代法學;2012年03期

4 周道鸞;中國案例制度的歷史發(fā)展[J];法律適用;2004年05期

5 車浩;;從李昌奎案看“鄰里糾紛”與“手段殘忍”的涵義[J];法學;2011年08期

6 張志銘;;對中國建立案例指導制度的基本認識[J];法制資訊;2011年01期

7 陳瑞華;未決羈押制度的理論反思[J];法學研究;2002年05期

8 陳瑞華;;司法過程中的對抗與合作——一種新的刑事訴訟模式理論[J];法學研究;2007年03期

9 王軍;盧宇蓉;;檢察案例指導制度相關問題研究[J];人民檢察;2011年02期

10 ;判例在聯(lián)邦德國法律制度中的作用[J];人民司法;1998年07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曹利民;鄭馨智;;對量刑均衡的一些思考[J];法學雜志;2009年11期

2 沈盼盼;;司法裁判與情感[J];法制與社會;2008年30期

3 孫景建;楊陽;;對“賠錢減刑”的思考[J];天府新論;2007年S1期

4 余行飛;;對故意殺人罪立法的再檢視——以一起生母殺嬰案為切入點[J];社會科學論壇(學術研究卷);2006年11期

5 徐月珍;李彤;;淺談法官自由裁量權問題[J];哈爾濱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6 時名早;法官自由裁量權及其控制[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年01期

7 秦國玉;;試析法官的自由裁量權[J];濮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2期

8 陳瑞華;;脫韁的野馬 從許霆案看法院的自由裁量權[J];中外法學;2009年01期

9 鄭利明;法官自由裁量權與司法公正[J];咸寧師專學報;2002年04期

10 張定全;;論法官自由裁量權與案件實體公正的實現(xiàn)[J];四川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毅;;論法官對舉證責任自由裁量權的行使[A];中國民商法實務論壇論文集[C];2004年

2 劉偉民;;論法醫(yī)傷殘鑒定中的自由裁量[A];廣東省法醫(yī)學會成立兩周年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C];2004年

3 周立新;薛健;;探索量化自由裁量權,推進行政處罰規(guī)范化[A];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四卷)[C];2009年

4 田立東;毛瑞江;;推進法官職業(yè)化建設之我見[A];2003年度全省法院“法官職業(yè)化建設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專輯[C];2003年

5 ;BOX 新手上路·角色篇[A];中國定向運動文獻匯編(2005)[C];2005年

6 石柏林;石亞男;;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權是反腐敗的關鍵[A];新時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7 魏景;;明晰水權 合理調解水事糾紛[A];廣西水利廳廳慶征文選集(1)[C];2004年

8 王春香;;淺議海事行政處罰中自由裁量權的正確使用[A];中國海洋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9 徐樂游;;論海事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程序控制[A];中國航海學會內河海事專業(yè)委員會2002年度學術交流會議優(yōu)秀論文集?痆C];2002年

10 徐樂游;;論海事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的程序控制[A];中國航海學會2002年度學術交流會論文集?痆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科全 徐捷;尊重一審法官的自由裁量權[N];人民法院報;2001年

2 沈崢嶸;法官的自由裁量權到底該多大[N];新華日報;2004年

3 吳學安;給法官“自由裁量權”加框框[N];國際商報;2005年

4 李玉萍;在良知和理性之間[N];法制日報;2007年

5 郭華;話說法官的自由裁量權[N];法制日報;2005年

6 鄲宣 侯良清;法官應慎重行使自由裁量權[N];人民法院報;2001年

7 徐立強;析合同法賦予法官的自由裁量權[N];江蘇經濟報;2001年

8 ;統(tǒng)一思維求均衡 規(guī)范量刑保公正(上)[N];人民法院報;2003年

9 ;統(tǒng)一思維求均衡 規(guī)范量刑保公正(下)[N];人民法院報;2003年

10 張山東;司法裁判僅有技術層面的公正是不夠的[N];檢察日報;200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奕;法官自由裁量權論[D];吉林大學;2005年

2 楊柳;司法裁判的經濟學分析[D];北京交通大學;2012年

3 王兵;法官自由裁量權的程序控制[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4 李巖峰;法官自由裁量權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5 崔軍;論司法裁判[D];吉林大學;2008年

6 周金剛;量刑情節(jié)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7 郭磊;量刑情節(jié)適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8 于宏;英美法救濟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9 李艷玲;量刑方法論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10 王聯(lián)合;量型模型研究[D];武漢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董瑋;量刑公正的程序選擇[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2 鄭玉;論法官自由裁量權[D];吉林大學;2004年

3 寶音圖;量刑規(guī)范化探索[D];內蒙古大學;2010年

4 謝洪程;論量刑自由裁量權及合理控制[D];黑龍江大學;2005年

5 張芳;論法官的刑事自由裁量權[D];山東大學;2005年

6 洪炳龍;論法官自由裁量權之正當性行使[D];廈門大學;2009年

7 趙志梅;量刑程序研究[D];山西大學;2007年

8 陳玉萍;法官自由裁量權的運用與規(guī)范[D];安徽大學;2005年

9 李靜;試論民事法官的自由裁量權[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10 朱勇;法官自由裁量權的范圍和限度[D];南京師范大學;2003年

,

本文編號:74774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fanzuizhian/74774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2f5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