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機關處置群體性事件對策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08 18:14
本文關鍵詞:公安機關處置群體性事件對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公安機關是處置群體性事件的基本力量之一,能否積極預防和妥善處置群體性事件,不僅反映了其履行職責的能力水平,而且直接影響到黨和政府在廣大人民群眾中的威信,影響到經(jīng)濟能否持續(xù)健康發(fā)展,社會能否長治久安,人民群眾能否安居樂業(yè)。 本文以公安機關處置群體性事件為研究對象,共分為五個部分: 第一部分為緒論部分,,主要闡述選題背景、選題的意義,以及國內(nèi)外對于處置群體性事件的研究情況。對于本文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也在本章展開。 第二部分主要對群體性事件處置的相關概念以及理論分析。本章主要對群體性事件的定義、特征、分類進行闡述,并運用公共危機理論和社會沖突理論進行分析。并對引發(fā)群體性事件的根源和公安機關在處置群體性事件中的角色定位進行了詳細分析。 第三部分主要對公安機關處置群體性事件進行典型案例分析。通過三個案例的分析,講述公安機關在處置群體性事件中的經(jīng)驗和啟示?傮w來說主要有把握時機控制局面、果斷處理防止事態(tài)擴大等六條經(jīng)驗。 第四部分主要對公安機關處置群體性事件存在的問題及原因進行分析。本文認為信息情報掌握不夠,處置問題粗暴簡單,專業(yè)化水平不高和輿論宣傳不夠是存在的主要問題,而導致這種問題的原因主要是信息預警失靈、矛盾化解不力、現(xiàn)場處置欠妥和輿論引導滯后。 第五部分則對公安機關如何有效處置群體性事件的對策進行了探討。本文認為,首先要把握好處置群體性事件的原則;其次要完善群體性事件的信息預警機制;再次要加強公安機關處置能力建設;最后要提高公安機關的輿論引導能力。
【關鍵詞】:社會沖突 公安機關 群體性事件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D631.43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緒論11-16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義11-12
- 1.1.1 選題背景11
- 1.1.2 研究意義11-12
- 1.2 研究綜述12-14
- 1.2.1 國內(nèi)研究綜述12-13
- 1.2.2 國外研究綜述13-14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14-16
- 1.3.1 研究思路14
- 1.3.2 研究方法14-16
- 第2章 群體性事件處置的相關概念及理論分析16-27
- 2.1 群體性事件的定義、特征及分類16-21
- 2.1.1 群體性事件的定義16
- 2.1.2 群體性事件的特征16-20
- 2.1.3 群體性事件的分類20-21
- 2.2 處置群體性事件的理論基礎21-23
- 2.2.1 公共危機管理理論21-22
- 2.2.2 社會沖突理論22-23
- 2.3 引發(fā)群體性事件的根源分析23-25
- 2.3.1 社會轉型所導致的人民內(nèi)部矛盾激化23
- 2.3.2 部分領導干部腐敗不作為和“四風”嚴重23-24
- 2.3.3 部分基層組織社會控制力不足24
- 2.3.4 部分官員服務意識淡薄執(zhí)法粗暴24-25
- 2.4 公安機關在處置群體性事件中的角色定位25-27
- 2.4.1 黨委和政府的參謀助手角色25
- 2.4.2 事件現(xiàn)場的秩序維持者角色25-26
- 2.4.3 查處違法與犯罪的執(zhí)法者角色26
- 2.4.4 群眾矛盾的疏導者角色26-27
- 第3章 公安機關處置群體性事件案例分析27-32
- 3.1 經(jīng)典案例分析27-30
- 3.1.1 案例一:湖南郴州臨武瓜農(nóng)意外死亡事件27
- 3.1.2 案例二:湖南湘西吉首非法集資事件27-28
- 3.1.3 案例三:郴州市保釣游行群體性事件28-30
- 3.2 公安機關處置群體性事件的經(jīng)驗啟示30-32
- 3.2.1 把握時機及時控制局面30
- 3.2.2 果斷處理嚴防事態(tài)擴大30
- 3.2.3 客觀分析靈活決策30-31
- 3.2.4 掌握好火候穩(wěn)扎穩(wěn)打31
- 3.2.5 區(qū)別對待分化瓦解31
- 3.2.6 密切配合做好善后工作31-32
- 第4章 公安機關處置群體性事件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32-37
- 4.1 公安機關處置群體性事件存在的問題32-33
- 4.2 主要原因分析33-37
- 4.2.1 信息預警失靈33
- 4.2.2 矛盾化解不力33-34
- 4.2.3 現(xiàn)場處置欠妥34-35
- 4.2.4 輿論引導滯后35-37
- 第5章 公安機關處置群體性事件的對策探討37-46
- 5.1 公安機關處置群體性事件的原則37-39
- 5.1.1 抓住主要矛盾的原則37-38
- 5.1.2 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38
- 5.1.3 快速控制的原則38-39
- 5.1.4 防止激化的原則39
- 5.1.5 突出重點的原則39
- 5.2 完善群體性事件的信息預警機制39-41
- 5.2.1 建立信息情報網(wǎng)絡39-40
- 5.2.2 規(guī)范情報信息共享和中轉40
- 5.2.3 建立跨部門情報信息分析研判機制40-41
- 5.3 加強公安機關處置能力建設41-43
- 5.3.1 優(yōu)化公安隊伍警員結構41-42
- 5.3.2 完善群體性事件處置預案42
- 5.3.3 組織警員系統(tǒng)培訓及實戰(zhàn)演練42-43
- 5.3.4 加強警用物資與裝備保障43
- 5.4 提高公安機關輿論引導能力43-46
- 5.4.1 牢固樹立輿情觀念和公關意識43-44
- 5.4.2 嚴密輿情控制把握媒體公關原則44
- 5.4.3 加強輿情分析澄清不良新聞報道44-45
- 5.4.4 必要時面對面的思想教育公關45-46
- 結論46-48
- 參考文獻48-52
- 致謝5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建嶸;;中國的社會泄憤事件與管治困境[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8年01期
2 劉素潔;;從“蝴蝶效應”看公安機關對群體性事件管理[J];法制與社會;2010年04期
3 孔雯;陳普憲;;群體性事件應急處置指揮機制的運行障礙與突破[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4 楊玉海;加拿大警方處置群體性事件的啟示[J];公安研究;2005年05期
5 楊潔;張麗;;公安機關在處置群體性事件中的職能作用[J];河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5期
6 王國勤;;“集體行動”研究中的概念譜系[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5期
7 于建嶸;裴宜理;閻小駿;;中國的政治傳統(tǒng)與發(fā)展[J];南風窗;2008年20期
8 于建嶸;;當前我國群體性事件的主要類型及其基本特征[J];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09年06期
9 孔雯;;群體性事件處置中的警察角色認知與公共溝通[J];四川警官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5期
10 梁曉軍,高展;提高群體性事件現(xiàn)場處置藝術探析[J];上海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1999年04期
本文關鍵詞:公安機關處置群體性事件對策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51634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fanzuizhian/3516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