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機關政務輿情回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17 12:54
公安工作與社會公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公安工作也因此常常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公安政務輿情常發(fā)、高發(fā)、影響大。公安機關能否及時、有效的對輿情進行回應,關系到人民群眾對公安工作的滿意度、對公安機關信任度,關系到公安機關自身的形象和公信力。通過做好輿情回應工作,公安機關可以對公眾解疑釋惑,維護公眾利益,滿足公眾對公安工作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jiān)督權。然而目前我國公安機關的政務輿情回應工作的相關機制建設還不完善,這項工作的規(guī)范化、制度化程度有待提高。本文在總結了相關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根據(jù)目前我國公安機關政務輿情回應的理論研究、現(xiàn)狀、面臨的問題和挑戰(zhàn),提出了政務輿情回應工作的原則、策略和制度建設建議。本文通過文獻研究、理論分析、實例分析等方法,從概念闡釋和理論分析出發(fā),解析現(xiàn)實問題,提出對策建議。本文首先對幾個容易混淆的概念進行界定,重點分析了公安機關政務輿情回應的主體、對象、特點和表現(xiàn)形式;然后闡釋了公安機關政務輿情本身的性質特點和輿情回應工作的重要意義,并根據(jù)相關理論和實踐總結了公安機關政務輿情回應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最后提出了公安機關做好政務輿情回應工作應進行的制度建設和管理對...
【文章來源】: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義
1.3.1 理論意義
1.3.2 實踐意義
1.4 理論基礎
1.4.1 傳播學理論
1.4.2 輿論學理論
1.4.3 管理學理論
1.4.4 博弈論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獻研究法
1.5.2 比較研究法
1.5.3 歸納演繹法
1.5.4 案例分析法
1.6 研究創(chuàng)新點
2 概念界定與研究綜述
2.1 概念界定
2.1.1 輿情、民意和輿論
2.1.2 政務輿情、公安機關政務輿情和涉警輿情
2.1.3 政務公開與政務輿情回應
2.1.4 輿情回應與輿論引導
2.2 政務輿情回應研究綜述
2.2.1 國內政務輿情回應研究與實踐概況
2.2.2 公安機關政務輿情回應研究及實踐概況
2.2.3 海外警察機構輿情回應研究
2.3 國外網絡輿情回應實踐簡介
2.3.1 美國輿情回應實踐概況
2.3.2 日本輿情回應實踐概況
2.3.3 新加坡輿情回應實踐概況
2.3.4 經驗借鑒
3 公安機關政務輿情回應現(xiàn)狀分析
3.1 公安機關政務輿情回應制度建設概況
3.2 公安機關政務輿情回應中的突出問題
3.3 新媒體傳播對公安政務輿情回應的影響
3.4 公安機關政務輿情回應典型案例分析
3.4.1 “處罰闖黃燈”輿情回應實例
3.4.2 深圳治安清查政策輿情回應實例
4 公安政務輿情回應原則
4.1 政治立場堅定原則
4.2 分級負責原則
4.3 及時回應原則
4.4 準確回應原則
4.5 合理引導原則
5 公安政務輿情回應制度建設對策
5.1 健全輿情回應責任制度
5.2 制定輿情分類分級制度
5.2.1 公安機關政務輿情分級
5.2.2 公安機關政務輿情分類
5.3 確定輿情回應口徑制度
5.4 實現(xiàn)輿情回應全流程管理
5.4.1 輿情搜集、分析和研判
5.4.2 輿情回應的啟動
5.4.3 回應與持續(xù)回應
5.4.4 輿情回應工作評估
5.5 輿情回應全方位保障機制建設
5.5.1 溝通協(xié)調機制保障
5.5.2 回應渠道建設保障
5.5.3 人才隊伍保障
5.5.4 監(jiān)督機制保障
結論
參考文獻
在學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自媒體時代如何回應政務輿情[J]. 李軍輝. 中國黨政干部論壇. 2019(02)
[2]突發(fā)事件網絡輿情公安應急對策研究[J]. 盛振江. 山東警察學院學報. 2019(01)
[3]論涉警網絡輿情危機應對的本質與思路[J]. 孫國良. 法制與社會. 2018(11)
[4]政務輿情發(fā)展態(tài)勢、特征及回應評估研究[J]. 劉鵬飛,盧永春,李俊亮. 電子政務. 2017(04)
[5]政務輿情回應的困境與對策[J]. 張權. 行政管理改革. 2016(12)
[6]基于博弈論的我國網絡輿情研究文獻綜述[J]. 宋余超,陳福集. 情報雜志. 2015(11)
[7]基于網絡輿論形成過程的輿情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 林琛. 情報科學. 2015(01)
[8]三方博弈視角下政府應對網絡推手的對策研究[J]. 陳福集,黃江玲. 中國行政管理. 2013(11)
[9]網絡輿情對政府回應性的影響[J]. 孔凡河,王慎. 黨政論壇. 2012(08)
[10]涉警輿情危機之根源的深層解析[J]. 倪蔭林,陳友誼,王淑萍. 公安研究. 2012(07)
博士論文
[1]輿論引導論[D]. 劉春波.武漢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235231
【文章來源】: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5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義
1.3.1 理論意義
1.3.2 實踐意義
1.4 理論基礎
1.4.1 傳播學理論
1.4.2 輿論學理論
1.4.3 管理學理論
1.4.4 博弈論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獻研究法
1.5.2 比較研究法
1.5.3 歸納演繹法
1.5.4 案例分析法
1.6 研究創(chuàng)新點
2 概念界定與研究綜述
2.1 概念界定
2.1.1 輿情、民意和輿論
2.1.2 政務輿情、公安機關政務輿情和涉警輿情
2.1.3 政務公開與政務輿情回應
2.1.4 輿情回應與輿論引導
2.2 政務輿情回應研究綜述
2.2.1 國內政務輿情回應研究與實踐概況
2.2.2 公安機關政務輿情回應研究及實踐概況
2.2.3 海外警察機構輿情回應研究
2.3 國外網絡輿情回應實踐簡介
2.3.1 美國輿情回應實踐概況
2.3.2 日本輿情回應實踐概況
2.3.3 新加坡輿情回應實踐概況
2.3.4 經驗借鑒
3 公安機關政務輿情回應現(xiàn)狀分析
3.1 公安機關政務輿情回應制度建設概況
3.2 公安機關政務輿情回應中的突出問題
3.3 新媒體傳播對公安政務輿情回應的影響
3.4 公安機關政務輿情回應典型案例分析
3.4.1 “處罰闖黃燈”輿情回應實例
3.4.2 深圳治安清查政策輿情回應實例
4 公安政務輿情回應原則
4.1 政治立場堅定原則
4.2 分級負責原則
4.3 及時回應原則
4.4 準確回應原則
4.5 合理引導原則
5 公安政務輿情回應制度建設對策
5.1 健全輿情回應責任制度
5.2 制定輿情分類分級制度
5.2.1 公安機關政務輿情分級
5.2.2 公安機關政務輿情分類
5.3 確定輿情回應口徑制度
5.4 實現(xiàn)輿情回應全流程管理
5.4.1 輿情搜集、分析和研判
5.4.2 輿情回應的啟動
5.4.3 回應與持續(xù)回應
5.4.4 輿情回應工作評估
5.5 輿情回應全方位保障機制建設
5.5.1 溝通協(xié)調機制保障
5.5.2 回應渠道建設保障
5.5.3 人才隊伍保障
5.5.4 監(jiān)督機制保障
結論
參考文獻
在學研究成果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自媒體時代如何回應政務輿情[J]. 李軍輝. 中國黨政干部論壇. 2019(02)
[2]突發(fā)事件網絡輿情公安應急對策研究[J]. 盛振江. 山東警察學院學報. 2019(01)
[3]論涉警網絡輿情危機應對的本質與思路[J]. 孫國良. 法制與社會. 2018(11)
[4]政務輿情發(fā)展態(tài)勢、特征及回應評估研究[J]. 劉鵬飛,盧永春,李俊亮. 電子政務. 2017(04)
[5]政務輿情回應的困境與對策[J]. 張權. 行政管理改革. 2016(12)
[6]基于博弈論的我國網絡輿情研究文獻綜述[J]. 宋余超,陳福集. 情報雜志. 2015(11)
[7]基于網絡輿論形成過程的輿情指標體系構建研究[J]. 林琛. 情報科學. 2015(01)
[8]三方博弈視角下政府應對網絡推手的對策研究[J]. 陳福集,黃江玲. 中國行政管理. 2013(11)
[9]網絡輿情對政府回應性的影響[J]. 孔凡河,王慎. 黨政論壇. 2012(08)
[10]涉警輿情危機之根源的深層解析[J]. 倪蔭林,陳友誼,王淑萍. 公安研究. 2012(07)
博士論文
[1]輿論引導論[D]. 劉春波.武漢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23523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fanzuizhian/32352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