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治安法論文 >

犯罪心理的解析與啟示——以許霆案為例

發(fā)布時間:2018-09-13 08:58
【摘要】:從犯罪心理學的角度分析許霆案,誘惑是行為人的犯罪動機外在激起機制,特定條件促成了犯罪,而外因通過內因發(fā)生作用,許霆經受不住誘惑的內在個體因素是其人格存在缺陷。其自我控制能力較弱,并且在犯罪過程中,通過中和技術,使犯罪行為合理化,降低了犯罪的罪惡感,使犯罪心理得以保持和強化。許霆案的啟示在于:加強管理,增強被害預防的意識,通過控制犯罪條件預防犯罪;通過加強自身修養(yǎng),培養(yǎng)德性,增強抵御誘惑的能力,塑造健全人格預防犯罪。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iminal psychology, the temptation is the extrinsic arousal mechanism of the perpetrator's criminal motive, and the specific conditions contribute to the crime, while the external cause plays a role through the internal cause. Xu Ting can not withstand the temptation of the internal individual factor is its personality defects. Its self-control ability is weak, and in the process of crime, through neutralization technology, the rationalization of criminal behavior, reduce the sense of guilt, so that the criminal psychology can be maintained and strengthened. The enlightenment of Xu Ting's case lies in: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strengthening consciousness of prevention of victimization, preventing crime through controlling crime condition, strengthening self-cultivation, cultivating virtue, strengthening ability of resisting temptation, molding and perfecting personality to prevent crime.
【作者單位】: 安徽師范大學政法學院;
【分類號】:D917.2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柯學;;斯麥爾佳科夫走向犯罪之路的心理探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12期

2 陳瑞豐;不當家教方式與未成年人犯罪心理[J];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3 劉俊俊;;激情犯罪的生成機理與防控措施[J];邊緣法學論壇;2009年02期

4 姚峰;;未成年人的犯罪原因與心理矯治對策——以一起未成年犯罪案件為例[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5 向曉春,胡陽帆,李旭東;父母離異與青少年犯罪問題探討[J];重慶工業(yè)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01期

6 姚峰;;早期環(huán)境對于犯罪心理形成的影響——對犯罪原因的一個心理學闡釋[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7 曲長海;汪志君;;當代大學生犯罪的原因及其防控對策分析[J];東北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8 員寧波;王永平;;大學生犯罪原因分析[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9 滑麗蓉;;一種新路徑的萌生:對刑事和解制度的考察[J];福建法學;2010年03期

10 陳玨;;青少年網(wǎng)絡游戲問題研究[J];福建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課題組;許海峰;殷健;賈瑞生;鐘達先;呂丹;;檢察機關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A];首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5年

2 郭勤;劉士心;張淼;;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理念之界定與比較研究[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四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5年

3 郭勤;劉士心;張淼;;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理念之界定與比較研究[A];犯罪學論叢(第四卷)[C];2006年

4 羅大華;許相明;;商業(yè)賄賂犯罪心理及其預防措施[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7年

5 糜琳娜;;淺析犯罪對策的含義——兼議“嚴打”的政策與實踐[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六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7年

6 馮春;馮維;;犯罪少年與守法少年心理特征的比較與預防[A];犯罪學論叢(第五卷)[C];2007年

7 馮樹梁;;預防犯罪的中國之路——為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而作[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蓓蓓;新時期鄉(xiāng)村題材法制電影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2 龍麗達;青少年罪錯行為分析與矯治對策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3 于國旦;少年司法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4 王立仁;德育價值論[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5 聞德鋒;貸款欺詐及其法律控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6 馬皚;對犯罪人本質特征的思考[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7 何挺;“嚴打”刑事政策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8 劉建清;犯罪動機與人格[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9 劉敬新;我國反商業(yè)賄賂犯罪的法律制度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9年

10 吳殿朝;中國當代大學生犯罪原因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強智;校園暴力視野下的校園警務[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秦靖;未成年人不良行為與犯罪預防策略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喬遠;短期自由刑及其行刑社會化研究[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4 喻建容;淺論職務犯罪[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5 陳曉芳;男性青少年犯家庭環(huán)境、父母養(yǎng)育方式、人格與心理健康水平的關系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6 莊娥霞;監(jiān)獄民警罪犯心理矯治素質的問卷編制和現(xiàn)狀調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7 布文文;知識產權犯罪被害人法律保護制度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8 印皓潔;刑法中的犯罪人格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9 韓小慧;男性犯罪青少年的教養(yǎng)方式和自我控制[D];河南大學;2011年

10 湯凌;服刑人員社會權利法律保障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彭毅;政治部(處)主任基本素質自我修養(yǎng)芻議[J];檢察實踐;2004年05期

2 程遠芳;;孔子修身方法對師范生自我修養(yǎng)的借鑒作用[J];學習月刊;2008年16期

3 梁世奇;講究內心省察 強化自我修養(yǎng)[J];農金縱橫;1991年03期

4 陳巧玲;新形勢下共產黨員更應加強自我修養(yǎng)——學習劉少奇《論共產黨員的修養(yǎng)》的思考[J];榆林高等?茖W校學報;1998年04期

5 周崇鎖;;自我修養(yǎng)與以德治國[J];學習月刊;2001年04期

6 李瑩;;“德教為先修身為本”思想對公民道德人格培養(yǎng)的啟示[J];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7 敖繼斌;論自覺[J];當代貴州;2005年13期

8 康厚德;;領導干部樹立和堅持新“三觀”關鍵是加強自我修養(yǎng)[J];大連干部學刊;2009年05期

9 趙鴻承;從歷史的延伸中尋求領導者自我修養(yǎng)的真諦[J];領導科學;1994年04期

10 王新華;;提高自我修養(yǎng) 必須做到六講[J];農村.農業(yè).農民;1999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楊麗珠;宋輝;;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發(fā)展的研究[A];第九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2001年

2 周仲飛;周路;;思辨與實證——犯罪學史上研究方法的回顧與評價[A];犯罪學論叢(第一卷)[C];2003年

3 王娟;;環(huán)境意象與犯罪行為預防[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4 劉永江;;青少年激情犯罪問題初探[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冊)[C];2009年

5 周惠博;何家弘;;挫折效應與犯罪行為[A];行為法學在中國的崛起[C];1993年

6 樓伯坤;;比較視野中的犯罪行為——兼論犯罪行為學的誕生[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7 張志和;凌志根;;聾生自我控制的特殊性及自我控制的培養(yǎng)[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殘疾人心理衛(wèi)生分會第四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2年

8 張志和;凌志根;;聾生自我控制的特殊性及自我控制的培養(yǎng)[A];中國殘疾人康復協(xié)會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三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2年

9 張靜煥;;許霆案的邏輯考問[A];法律邏輯與法律思維——第十七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交流論文[C];2009年

10 張寶昌;錢波;;犯罪行為生物學淺析[A];行為法學在中國的崛起[C];199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云南煙草學會 施榮;加強自我修養(yǎng) 切實當好副職[N];中華合作時報;2004年

2 曹志安;加強自我修養(yǎng) 提升領導能力[N];雞西日報;2009年

3 黃學書;公務員要加強自我修養(yǎng)[N];中國人事報;2006年

4 本報記者 蘇世杰 實習生 羅理事;8名副處級干部接受談話[N];衡陽日報;2009年

5 省委黨校 舒坦 西安醫(yī)學院 湯金洲;以科學發(fā)展觀的理論指導自我修養(yǎng)[N];陜西日報;2009年

6 史寶榮 作者單位 越城區(qū)人口計劃生育和衛(wèi)生局;重視醫(yī)德自我修養(yǎng) 構建和諧醫(yī)患關系[N];紹興日報;2007年

7 生命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助理總經理 李秋;增強我們的修養(yǎng) 提升我們的能力[N];中國保險報;2008年

8 霍州煤電集團公司總醫(yī)院 孟會強;淺談企業(yè)組工干部的自我修養(yǎng)[N];山西科技報;2004年

9 韋鴻;建設和諧社會從我做起[N];撫順日報;2006年

10 中共湛江市委黨校黨建教研部主任 副教授 翁澤貴;構建和諧社會須重視自我和諧[N];湛江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葉小紅;幼兒自控能力發(fā)展與培養(yǎng)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年

2 劉霜;刑法中的行為概念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3 董振宇;中國保安措施要論[D];吉林大學;2006年

4 吳宗憲;罪犯改造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5 張永紅;我國刑法第13條但書研究[D];北京大學;2003年

6 黃維民;國有企業(yè)高管人員犯罪控制實證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7年

7 黃廣進;論刑事責任的根據(jù)[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8 沈海平;尋求有效率的懲罰[D];北京大學;2008年

9 呂麗;中國古代刑法特色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10 蔡英;人權視野中的罪刑法定原則[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娜娜;大學生自我控制能力培養(yǎng)探究[D];山東大學;2010年

2 郭少聃;青少年強化敏感性、自我控制能力與危險行為的關系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3 李曉溪;大學生英語學習自我控制能力培養(yǎng)的實驗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4 張恩凱;農村留守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5 馮弘毅;4~6歲幼兒自我控制能力的箱庭干預[D];沈陽師范大學;2012年

6 張曉;中學生強化敏感性、自我控制能力與健康促進行為的關系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2年

7 謝靜;體育鍛煉對大學生自我控制能力的影響[D];西南大學;2013年

8 袁碧娟;農村小學4~6年級自我控制訓練的實驗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9 焦?jié)?中學生自我控制能力與問題行為的關系及其干預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10 曾閱;大學生情緒自我控制能力與應對方式的關系[D];沈陽師范大學;2013年

,

本文編號:224067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fanzuizhian/224067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f4a6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