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法律論文 > 治安法論文 >

城市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特征比較

發(fā)布時間:2018-06-18 06:26

  本文選題:獨生子女 + 未成年人犯罪。 參考:《學!2009年05期


【摘要】:本文運用全國未成年犯抽樣調查資料,對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犯罪的主要特征進行了比較。研究發(fā)現城市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未成年犯在犯罪時的年齡、刑期、重新犯罪比例、犯罪類型的多數方面、犯罪目的、犯罪時的心理狀態(tài)等方面均不存在顯著差異。獨生子女的文化程度高于非獨生子女,犯強奸罪的比例是獨生子女高于非獨生子女,犯盜竊罪的是非獨生子女高于獨生子女。筆者認為,從整體上看,將獨生子女作為特殊的未成年人犯罪群體的論點值得商榷。
[Abstract]:This paper compar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only child crime with that of non-only child crime.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urban only child and non-only child juvenile in the age of crime, the term of imprisonment, the proportion of reoffending, most aspects of crime type, the purpose of crime, the mental state of crime, etc. The education level of the only child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on-only child, the proportion of the only child committing rape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non-only child, and the crime of larceny i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nly child.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e argument that only child is a special group of juvenile delinquents is open to question.
【作者單位】: 天津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
【基金】:2006年度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中國獨生子女問題研究”(項目號:06JZD0027)的中期成果之一
【分類號】:D91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肖建國;論獨生子女犯罪的防治對策[J];青少年犯罪問題;1999年03期

2 王延海;未成年獨生子女犯罪問題探析[J];青少年犯罪問題;2002年01期

3 肖建國;上海未成年人犯罪形勢和對策思考[J];當代青年研究;2004年03期

4 李康熙;對當前未成年獨生子女犯罪情況的調查分析[J];青年研究;1999年05期

5 從日文;獨生子女犯罪問題剖析[J];山東青少年研究;1998年04期

6 周福林;我國城鄉(xiāng)居民分年齡、性別和受教育程度的生育意愿研究[J];西北人口;2005年04期

7 郭翔;當前我國青少年犯罪的狀況與特點[J];中國青年研究;1996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查嘯虎,陳玉梅;走向兩性平等——教育公平性別視角的分析[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2 劉志軍;;體育教學中運動角色扮演對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影響的研究[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4期

3 朱紹友;當前青年社會化過程中的隱憂與對策[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4 田健;孫守鈞;程治山;吳錫冬;;天津農業(yè)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變革與發(fā)展[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18期

5 陳群;重要他人對幼師女生性別角色社會化的影響[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6 王芳;;高師生學業(yè)成績與家庭因素的相關性調查分析[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7 程單劍;;深層解蔽——高校思想政治課隱性課程構建的兩難[J];安康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8 劉永弘;;構建校園創(chuàng)新環(huán)境,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潛能[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9 蔡德紅;淺談千山佛教文化對中小學生世界觀形成的影響[J];鞍山師范學院學報;1998年03期

10 李曉菊;段振豐;;新課程背景下貧困地區(qū)初中教師狀況調查報告[J];保定師范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8條

1 宋存瑞;;談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的幾個易忽略問題[A];甘肅省化學會二十六屆年會暨第八屆中學化學教學經驗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2 吳玉富;;廣西民族中職學校班主任與家長有效溝通的策略探究[A];廣西新時期班主任工作論壇論文集[C];2008年

3 楊鯉寧;;淺析貴州少數民族青少年漢語言社會化問題——對侗族的個案分析[A];“和諧發(fā)展與貴州小康社會建設”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賀素芝;;從教師成長的角度談教育價值[A];2007“校本培訓”主題論壇論文集[C];2007年

5 劉文成;周路;;試析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的特征與治理[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二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6 戴宜生;;首重實證——世紀之交對犯罪理論研究的期望[A];犯罪學論叢(第一卷)[C];2003年

7 周路;;現代化與犯罪——社會控制中介論[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8 劉文成;周路;;試析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的特征與治理[A];犯罪學論叢(第二卷)[C];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田慶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社會化研究[D];遼寧大學;2010年

2 陳登福;中國基礎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3 方成智;艱難的規(guī)整[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4 蔣馨嵐;傳統與超越:師范生免費教育制度的價值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5 黃永宜;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6 鄧樺;云南文山藍靛瑤“度戒”儀式教育過程的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7 孟萌;我國本科護理學專業(yè)教育標準的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1年

8 王洪明;從“管理”到“輔導”:班級變革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文正東;儒學變遷中的師生關系演變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10 姚林群;課堂中的價值觀教學[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占民;論科學發(fā)展觀指導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發(fā)展[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2 徐艷君;初中教師間競爭關系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3 秦峗;“來訪者中心”理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進[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4 李麗;論互動性重要他人對小學生道德社會化的影響[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5 韓桐;關于初三班主任職業(yè)壓力的調查分析及改善對策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6 張海燕;非言語交際手段與語文課堂教學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0年

7 陳森林;中職生厭學問題與應對策略[D];蘇州大學;2010年

8 唐杰;大學生誠信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9 查偉燕;初中教師課堂有效調控行為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10 高偉芳;論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D];蘇州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蔡洪福,傅成文,沙神才,,段錦宏,席臻衍;上海市20-34歲育齡夫婦生育意愿調查[J];人口與計劃生育;1995年04期

2 王化波;日本未婚青年的生育意愿研究[J];人口學刊;2001年06期

3 顧寶昌;論生育和生育轉變:數量、時間和性別[J];人口研究;1992年06期

4 葉曉艷 ,風笑天 ;城鄉(xiāng)居民的生育狀況與生育意愿[J];社會;2000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關穎;;城市獨生子女犯罪人的社會交往特征辨析[J];中國青年研究;2009年04期

2 賀穎;;淺論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預防[J];中外企業(yè)家;2009年06期

3 朱凡;;未成年人犯罪的特征、成因及其刑法對策初探[J];湘潮(下半月);2011年01期

4 呂素芳;未成年人犯罪的現狀及其預防[J];重慶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5 徐亞瓊;;論未成年人違法犯罪[J];改革與開放;2011年04期

6 姜尖;淺議未成年人初次犯罪特征——對廣東省未管所的100名未成年罪犯的調查與思考[J];社科縱橫;2004年05期

7 楊東平;代際沖突和獨生子女的一代[J];青年研究;1997年12期

8 李靜;三個獨生兒的自白[J];新聞周刊;2003年36期

9 王濤;;下一代人的紅燈亮起[J];法治與社會;2008年12期

10 易巧君;;塔山:衡陽的“獨生子女”開始茁壯成長[J];民族論壇;2009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鄒玉書;;未成年人犯罪情況調查[A];黑龍江省家庭教育學會會員代表大會暨第四屆年會資料匯編[C];2001年

2 張秀玲;維英;;中蒙處遇犯罪未成年人之刑法比較[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冊)[C];2009年

3 陳代福;;試析我省未成年人犯罪上升的原因及治理對策[A];貴州省2004年刑法學年會論文集[C];2004年

4 康均心;王敏敏;;未成年人犯罪量刑問題研究[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冊)[C];2009年

5 張波;陳霞;;重慶市未成年人犯罪十年調查——以法院審判為視角[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冊)[C];2009年

6 李維國;郭杰;;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訴標準研究[A];中國犯罪學研究會第十四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5年

7 齊巖軍;;論未成年人社區(qū)矯正制度之必要性[A];犯罪學論叢(第四卷)[C];2006年

8 時福茂;;律師在未成年人權益保護中的地位和作用[A];推動律師參與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會議暨未成年人保護專業(yè)委員會2004年年會論文集[C];2004年

9 何有立;;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與學校德育工作思路[A];全國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論文集(第一卷)[C];2005年

10 張遠煌;姚兵;;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的新趨勢——以三省市未成年犯問卷調查為分析基礎[A];中國犯罪學學會第十八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冊)[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狄蕾 姚菁;對預防和挽救未成年人犯罪的思考[N];江蘇經濟報;2004年

2 胡艷玲 周健民;關注未成年人犯罪[N];福建日報;2004年

3 記者 劉海健 通訊員 穗法宣;未成年人犯罪案增四成[N];廣州日報;2005年

4 本報記者 曹秀娟;一起未成年人犯罪案引起的反思[N];山西日報;2003年

5 盧菊鳳 劉元美;萬山法院搭建未成年人犯罪幫教平臺[N];銅仁日報;2008年

6 李凱 曹明暉;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五項創(chuàng)新課題正式出爐[N];太原日報;2009年

7 記者 孫勇;濟南將建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N];濟南日報;2009年

8 江蘇省新沂市檢察院 鄭軍;未成年人犯罪特點及原因探析[N];大眾科技報;2009年

9 記者 王建慶 通訊員 張鑫山;圓桌法庭審理未成年人犯罪案[N];甘肅法制報;2010年

10 趙向明 張淑梅;平川區(qū)未成年人犯罪情況分析及預防對策[N];白銀日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忠斌;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責任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2 曾康;未成年人刑事審判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7年

3 劉啟剛;青少年情緒調節(jié):結構、影響因素及對學校適應的意義[D];吉林大學;2009年

4 李季;少年違法犯罪與少年司法體系[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5 胡昊昕;少年刑事司法程序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6 黨日紅;中俄未成年人刑事責任比較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7 禹衛(wèi)華;中國大眾媒介信息流程中的第三人效果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8 傅一笑;基于雙生子的兒童個性、心理健康研究和不通過五種感覺通道的交流現象初探[D];重慶醫(yī)科大學;2009年

9 李楊;慢性病患兒及父母應激源、應對方式以及教育干預效果評價[D];中國協和醫(yī)科大學;2008年

10 王文生;寬嚴相濟視域下的刑事檢察工作[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恒;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罰適用[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2 王臨平;我國未成年人犯罪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3 曹海霞;未成年人犯罪暫緩起訴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4年

4 武建朝;家庭功能變遷對未成年人犯罪的影響及預防對策[D];河北科技大學;2011年

5 朱先銀;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責任若干問題研究[D];四川大學;2002年

6 宋文婷;論刑罰后遺效果對未成年人犯罪的影響[D];蘭州大學;2011年

7 胡冰;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罰適用若干問題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3年

8 李靜;加強未成年人法制教育研究[D];云南師范大學;2005年

9 郭秋香;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罰適用[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10 姜兆偉;論我國未成年人犯罪刑罰制度之完善[D];吉林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03451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fanzuizhian/203451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0be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