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偵查協(xié)議
本文選題:偵查協(xié)議 + 刑事案件 ; 參考:《理論月刊》2008年11期
【摘要】:偵查協(xié)議是處置劫持人質(zhì)犯罪的有效手段。與其它處置刑事案件手段不同,偵查協(xié)議促進劫持人質(zhì)犯罪的和平解決是它有別于其它偵查手段的本質(zhì)所在。由于我國對偵查協(xié)議沒有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而實踐中的適用又因劫持人質(zhì)犯罪的猖獗而無法回避。對偵查協(xié)議法理依據(jù)的探討,關于偵查協(xié)議具體法律規(guī)定的討論,就為未來的立法和當前的偵查實踐所需要。
[Abstract]:Investigation agreement is an effective means to deal with the crime of hostage-taking. Different from other means of dealing with criminal cases, the essence of the investigation agreement is to promote the peaceful settlement of the crime of hostage-taking. Since there are no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on the investigation agreement in our country, the application in practice cannot be avoided because of the rampant crime of hostage-taking. The discussion on the legal basis of the investigation agreement and the discussion on the specific legal provisions of the investigation agreement are needed for the future legislation and the current investigation practice.
【作者單位】: 四川警察學院偵查系;
【分類號】:D918.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岳茂華 ,魏平雄;刑事偵察中的假定[J];政法論壇;1980年01期
2 林正吾;對“偵察”與“偵查”含義的探討[J];政法論壇;1980年02期
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執(zhí)行刑法、刑事訴訟法中幾個問題的聯(lián)合通知[J];人民司法;1980年01期
4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于執(zhí)行刑事訴訟法規(guī)定的案件管轄范圍的通知[J];人民司法;1980年01期
5 ;關于對文化大革命期間刑事案件復查工作的報告[J];人民司法;1980年01期
6 ;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法院法庭規(guī)則(試行)[J];人民司法;1980年02期
7 ;人民法庭有無獨立判決權(quán)?[J];人民司法;1980年03期
8 ;怎樣當好審判長[J];人民司法;1980年03期
9 ;實施“兩法” 積極開展刑事案件的辯護工作[J];人民司法;1980年03期
10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法律類推的案件報送核準問題的通知[J];人民司法;1980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車延福;;簡析重新犯罪的成因特點[A];“嚴肅執(zhí)法與司法公正”研討會專集[C];1999年
2 劉耀;;法庭毒物學概述與進展[A];科技進步與學科發(fā)展——“科學技術面向新世紀”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8年
3 陳光國;;藏族習慣法在判處刑事案件中的作用探討[A];民族學研究第十輯——中國民族學會第四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9年
4 梁慶球;;X持[x校、家庭、社g三結(jié)合——m鷬菢防青少年犯罪[A];青少年違法及藥物濫用防治對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99年
5 高祥根;;嘉興市毒品犯罪的特點及對策[A];首屆全國毒品檢驗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7年
6 褚建新;;毒品檢驗中漏檢問題淺析(文摘)[A];首屆全國毒品檢驗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7年
7 房宇宏;殷曉峰;;試論槍彈案件的檢驗程序[A];第三屆全國法醫(yī)損傷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8年
8 王杰;黃映康;王磊;;法醫(yī)病理解剖355例分析[A];第五次全國法醫(yī)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6年
9 魏紹義;;105例死因復核案件剖析[A];第五次全國法醫(yī)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6年
10 袁尚賢;;關于損傷導致精神障礙的損傷程度評定的建議——附140例損傷導致精神障礙的損傷程度評定初探[A];第五次全國法醫(yī)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陵生;考試突然在會場進行[N];安徽日報;2000年
2 記者 李良;福建森林資源保護不容樂觀[N];中國環(huán)境報;2000年
3 郭泉真;透視農(nóng)村青年犯罪[N];中國成人教育信息報;2000年
4 許立穎;刑事案件受害人能提起精神損害賠償嗎?[N];福建日報;2000年
5 北京軍區(qū)法律顧問處律師 荀恒棟;這起案件應由誰來管?[N];法制日報;2000年
6 李明貴 蔣濱;偷稅刑案想說移交不容易[N];法制日報;2000年
7 朱軍華;雇員侵害本企業(yè)的財產(chǎn)利益該當何罪[N];甘肅經(jīng)濟日報;2000年
8 馮江;從案例看當前不穩(wěn)定因素[N];甘肅日報;2000年
9 通訊員 趙輝;荊楚野生動物有了“保護傘”[N];湖北科技報;2000年
10 劉曉霞;精神損害賠償[N];河北日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蔣石平;偵查行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2年
2 成良文;刑事司法協(xié)助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2年
3 徐忠明;包公故事:一個考察中國法律文化的視角[D];中國政法大學;2002年
4 熊志海;刑事證據(jù)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4年
5 張品澤;人本精神與刑事程序[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6 張中;刑事訴訟關系的社會學分析[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7 毛建平;起訴裁量權(quán)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5年
8 洪佳期;上海公共租界會審公廨研究[D];華東政法學院;2005年
9 陳金木;判決可接受性的實證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10 祖鵬;刑事簡易程序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謝水順;舊桂系時期的司法制度與廣西社會(1912—1924)[D];廣西師范大學;2000年
2 趙全忠;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的農(nóng)村穩(wěn)定問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0年
3 李生斌;刑事案件公訴裁量權(quán)研究[D];安徽大學;2001年
4 陳堅;辯訴交易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2年
5 謝元春;訴訟證明標準理論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2年
6 顧斌;鐵路運輸中若干犯罪問題研究[D];四川大學;2002年
7 李穎紅;刑事證人權(quán)利保障問題研究[D];安徽大學;2003年
8 高淑琴;訴訟分流初探[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9 羅海敏;刑事附帶民事訴訟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3年
10 蔣雪琴;辯訴交易制度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本文編號:1996911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fanzuizhian/1996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