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構的爭議:法教義學與社科法學爭論新探
本文關鍵詞:虛構的爭議:法教義學與社科法學爭論新探
【摘要】:通常被認為是不可共約的法教義學和社科法學其實共享一個知識前提,即都以復雜性社會作為其推論基點。復雜性社會的具體分析范式往往體現(xiàn)為國家與社會二元分立和社會轉型分析這兩種。但中國長期以來的國家主導型的政治架構,使得國家與社會二元分立分析范式不能較好地解釋當下中國社會現(xiàn)實,同時,在社會轉型期制度建構分析中也存在著簡單化、片面化的弊端。因此,基于其上的法教義學和社科法學之間的爭論某種程度上并不真實。二者應該拋棄這種未經(jīng)仔細審查的虛構的爭議,以一種實踐性的方法建構能夠有效調整復雜社會的雙重法學方法體系。
【作者單位】: 廣西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社會科學和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系;
【關鍵詞】: 法教義學 社科法學 國家與社會 二元分立
【分類號】:D90-05
【正文快照】: 一、問題的提出社科法學與法教義學可以說是新時期中國法學研究的熱點之一。所謂社科法學,以朱蘇力等理論法學者為代表,強調“不斷從各個學科汲取新的知識”去“發(fā)現(xiàn)法律制度或具體規(guī)則與社會生活諸多因素的相互影響和制約”,這一派學者認為社科法學是法教義學的基礎;[1]而法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凌斌;;什么是法教義學:一個法哲學追問[J];中外法學;2015年01期
2 熊秉元;;論社科法學與教義法學之爭[J];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4年06期
3 謝海定;;法學研究進路的分化與合作——基于社科法學與法教義學的考察[J];法商研究;2014年05期
4 許德風;;法教義學的應用[J];中外法學;2013年05期
5 齊文遠;;中國刑法學該轉向教義主義還是實踐主義[J];法學研究;2011年06期
6 ;完善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研究[J];東方法學;2011年03期
7 白斌;;論法教義學:源流、特征及其功能[J];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10年03期
8 凌斌;;中國法學30年:主導作品與主導作者[J];法學;2009年06期
9 賀欣;;轉型中國背景下的法律與社會科學研究[J];北大法律評論;2005年02期
10 蘇力;也許正在發(fā)生——中國當代法學發(fā)展的一個概覽[J];比較法研究;2001年03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雷磊;;什么是我們所認同的法教義學[N];光明日報;2014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郝春暉;;法教義學的理解與審視[J];法制博覽;2016年23期
2 楊博;;立場與方法:神經(jīng)認知科學在民訴法中的應用[J];社會心理科學;2016年08期
3 張力毅;;政策性保險之政策目的如何融入司法裁判——以《交強險條例》第1條的司法適用為中心[J];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6年04期
4 王喜榮;;工資定義的法教義學分析[J];內(nèi)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04期
5 譚家超;;論烏木的法律屬性及歸屬——運用法教義學方法對憲法相關條款進行解釋[J];法制與經(jīng)濟;2016年07期
6 趙謙;;闡明我國立法備案審查的規(guī)范內(nèi)涵[J];江漢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03期
7 詹巍;;論商事裁判的法律經(jīng)濟學分析進路[J];東方法學;2016年04期
8 孫光寧;焦寶乾;;邁向法治新常態(tài)下的法律方法論研究——2015年中國法律方法論研究報告[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04期
9 任江;;職業(yè)資質權的實踐發(fā)現(xiàn)與理論建構——兼談新興權利的發(fā)現(xiàn)與生成[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04期
10 谷川;;法律實踐需求下的法教義學與社科法學:對照及反思[J];河北法學;2016年08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明楷;;也論刑法教義學的立場 與馮軍教授商榷[J];中外法學;2014年02期
2 馮軍;;刑法教義學的立場和方法[J];中外法學;2014年01期
3 李斌;;從指導性案例看司法者釋法[J];中國檢察官;2014年02期
4 孫海波;;在“規(guī)范拘束”與“個案正義”之間——論法教義學視野下的價值判斷[J];法學論壇;2014年01期
5 孫笑俠;;法律人思維的二元論兼與蘇力商榷[J];中外法學;2013年06期
6 張志銘;;司法判例制度構建的法理基礎[J];清華法學;2013年06期
7 張翔;;憲法教義學初階[J];中外法學;2013年05期
8 許德風;;法教義學的應用[J];中外法學;2013年05期
9 王本存;;論行政法教義學——兼及行政法學教科書的編寫[J];現(xiàn)代法學;2013年04期
10 本刊編輯部;;中國民事訴訟法學發(fā)展評價(2010-2011) 基于期刊論文的分析[J];中外法學;2013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武秀英;焦寶乾;;法教義學基本問題初探[J];河北法學;2006年10期
2 白斌;;論法教義學:源流、特征及其功能[J];環(huán)球法律評論;2010年03期
3 許德風;;法教義學的應用[J];中外法學;2013年05期
4 馮軍;;刑法教義學的立場和方法[J];中外法學;2014年01期
5 焦寶乾;;法教義學的觀念及其演變[J];法商研究;2006年04期
6 蔡桂生;;學術與實務之間——法教義學視野下的司法考試(刑法篇)[J];北大法律評論;2009年01期
7 莫夢筆;;淺談我國的法教義學——以孫偉銘案為視角[J];法制與經(jīng)濟(中旬);2012年01期
8 劉敏;;論法教義學的體系化功能——以民法為中心[J];西南政法大學學報;2014年01期
9 賀劍;;編后小記[J];北大法律評論;2011年02期
10 劉一瑋;;法教義學的發(fā)展——其與法典化的互動[J];公民與法(法學版);2013年04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 陳興良;刑法教義學彰顯對法條的尊崇[N];檢察日報;2014年
2 中國人民大學 尤陳俊;不在場的在場:社科法學和法教義學之爭的背后[N];光明日報;2014年
3 中國政法大學 雷磊;什么是我們所認同的法教義學[N];光明日報;2014年
4 李學堯 王凌v,
本文編號:65427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6542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