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誤判治理中的社會參與——以美國無辜者計劃為范例
本文關(guān)鍵詞:刑事誤判治理中的社會參與——以美國無辜者計劃為范例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刑事誤判 無辜者計劃 社會參與 定罪后DNA檢測
【摘要】:發(fā)源于美國現(xiàn)已在全球形成"無辜者網(wǎng)絡(luò)"的無辜者計劃,其主要使命和目標是致力于為那些無罪申請者提供無償法律和調(diào)查服務,以還其清白,使其重新開始正常的社會生活。無辜者計劃設(shè)定了篩選案件的標準和尺度,也形成了篩選案件的步驟和程序,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尤其彌補了官方發(fā)現(xiàn)和糾正刑事誤判的不足。盡管無辜者計劃仍然存在諸多現(xiàn)實困境,但其實踐與創(chuàng)新對于當前中國刑事誤判的治理,特別是通過社會參與司法的方式推動刑事誤判的發(fā)現(xiàn)和糾正,具有非常積極的借鑒和啟示意義。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
【關(guān)鍵詞】: 刑事誤判 無辜者計劃 社會參與 定罪后DNA檢測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刑事庭審的中國問題與出路”(14JJD820014) 中國人民大學明德青年學者計劃“刑事錯案的制度性治理”(14XNJ003)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D925.2;D971.2
【正文快照】: 一、引言DNA科學的發(fā)現(xiàn)和發(fā)展被認為是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發(fā)現(xiàn)之一。20世紀80年代末,DNA檢測技術(shù)開始作為物證方法被運用到刑事司法實踐當中。技術(shù)與法律的完美結(jié)合,對刑事司法產(chǎn)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別的不說,誤判問題此前就基本處于人們的視野和研究之外。很多人對誤判是否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無辜者緣何當了10年搶劫犯?[J];法律與生活;2014年03期
2 草水;;視命如灰[J];當代工人;2013年19期
3 趙念國;他們將處決一位無辜者[J];檢察風云;1996年07期
4 吳紀奎;;無辜者認罪的成因分析——基于美國司法實踐的闡釋[J];貴州警官職業(yè)學院學報;2009年01期
5 劉百川;貸款人不告,為何告我這個無辜者?[J];中國民營科技與經(jīng)濟;2003年07期
6 姚軍;無辜者何以成了“殺人犯”[J];檢察風云;2002年16期
7 邵樂韻;;“復仇警察”上演“第一滴血”[J];新民周刊;2013年07期
8 智光;;拷問良心:放射“銀手鏈”讓教授淪為“隱性殺手”[J];婚姻與家庭(社會紀實);2004年05期
9 陳建平;無辜者為何自愿走向冤獄?[J];社會;1994年02期
10 朱紅軍 ,王芳;槍聲響過 審判沒有進行[J];法律與生活;2002年05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 張建偉;無辜者怎樣被錯誤定罪[N];人民法院報;2013年
2 顧晗;會否開啟無辜者重獲自由法律之門[N];法制日報;2009年
3 楊濤;“真兇”為無辜者申冤 拷問司法洗冤機制[N];中國改革報;2007年
4 張建升;誰把無辜者推上被告席[N];檢察日報;2002年
5 本報記者 金江山;不能讓無辜者永不瞑目[N];工人日報;2000年
6 ;現(xiàn)代法視野中的刑事訴訟[N];人民法院報;2005年
7 張品澤 李巖峰;功利主義與刑訊逼供[N];人民法院報;2003年
,本文編號:601458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601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