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核心價值觀對法律文化構建的引領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蘇哲;;論主流意識形態(tài)對道德建設的引導作用——我國新時期道德構建應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核心[J];道德與文明;2006年03期
2 張文顯;法律文化的結構與功能分析[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1992年05期
3 夏澤祥;;中國語境下的法律信仰:涵義、對象、載體與表征[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08年03期
4 張學亮;中國法治現(xiàn)狀與公民法律文化構建[J];理論導刊;2003年06期
5 謝暉;法律信仰概念及其意義探析[J];寧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03期
6 朱崇坤;;我國法治文化建設路徑探討[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中旬);2012年09期
7 楊曉培;徐佩瑛;;現(xiàn)代化變遷下法律文化社會化之路徑建構——一種對文化傳承與創(chuàng)新現(xiàn)象的審視[J];江西科技師范大學學報;2012年06期
8 王福泉;;社會主義先進法律文化構建問題研究[J];商丘師范學院學報;2012年08期
9 范愉;;法律信仰批判[J];現(xiàn)代法學;2008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紹林;;試論法律信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6年01期
2 黃文藝;;論法律信仰的類型——兼析中國人的法律信仰如何形成[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1年00期
3 朱軍;謝芳;;美國高校學生違紀的準司法裁決制度探析——以陪審團制度為視角[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1期
4 王圣揚;楊國萍;;辯護律師與刑事法官關系論[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0年01期
5 趙坤;;論移植憲法的權威性[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11年02期
6 孫洪坤;沉默權的代價[J];安徽大學學報;2002年04期
7 葉強,朱今;公民憲政意識:憲政建設的觀念基礎[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8 陳殿林;法治文化環(huán)境設計略論[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3年04期
9 王青梅;趙革;;“法律與文學”研究的可行性分析[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10 王平;論中國法治化進程中先進法律文化的建設[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恒;;檢察官職業(yè)道德建設略論[A];第四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8年
2 白云;;和諧社會下我國公民法治精神的培育[A];創(chuàng)新思想·科學發(fā)展·構建和諧——黑龍江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冊[C];2008年
3 張睿麗;;議會政治:憲政民主的運作[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三輯)[C];2008年
4 李擁軍;劉雪斌;韋霏;;中國法理學三十年(1978—2008)[A];中國法學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5 趙爽;卞洋洋;;芻論氣候資源的法律保護[A];生態(tài)安全與環(huán)境風險防范法治建設——2011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第三冊)[C];2011年
6 楊毅;;野蠻拆遷的文明衍進——我國征地拆遷行政補償機制的反思與重構[A];全國法院系統(tǒng)第二十二屆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7 張國徽;;試論我國生態(tài)環(huán)境法治建設[A];中國環(huán)境保護優(yōu)秀論文集(2005)(上冊)[C];2005年
8 史祥齡;;試論我國生態(tài)環(huán)境法治建設[A];中國環(huán)境保護優(yōu)秀論文集(2005)(上冊)[C];2005年
9 陳新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內化為信仰的思考[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卷)[C];2007年
10 李向平;;私人信仰與中國憲政建設——從中國宗教—信仰間的供需關系談起[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年度主題卷)[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袁曦臨;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分類體系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2 劉穎;公民教育中的法制教育及其價值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3 史根洪;嵌入視角下司法信任的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4 陳登福;中國基礎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5 楊春花;論信仰對于社會秩序的價值[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6 曹和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意識形態(tài)建設的人本取向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7 吳旭平;力量的形而上學[D];吉林大學;2011年
8 陸晶;我國非政府組織管理法治化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李晨;新聞自由與司法獨立關系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王瑜;西方發(fā)展觀研究:理論探微·殊異甄析·啟迪價值[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倩;論新形勢下的審判公開[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肖麗;論網(wǎng)絡輿論監(jiān)督權與司法正的良性互動[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3 劉基華;論罪刑法定原則在當代中國的實現(xiàn)[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賈靜遠;刑事訴訟中審判委員會議事規(guī)則改革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5 李智;解決“小產(chǎn)權房”問題的法律對策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6 楊文濤;論行政裁量權[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7 周音;英國憲政建立的宗教原因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8 夏蘭英;良知不存,法將焉附[D];湘潭大學;2010年
9 寧偉用;株洲網(wǎng)絡舉報模式運行中的爭議問題研究[D];湘潭大學;2009年
10 萬波;科學發(fā)展的道德思考[D];湘潭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蔣迅;法律文化芻議[J];比較法研究;1987年04期
2 尚九玉;;簡析科學家的宗教情結——兼論科學與信仰的關系[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3 唐凱麟;建構現(xiàn)代和諧社會的基石:經(jīng)濟和道德的良性互動和協(xié)調發(fā)展[J];道德與文明;2005年04期
4 樊浩;道德體系與市場經(jīng)濟“相適應”的價值資源難題[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5 謝暉;法律雙重價值論[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1991年06期
6 劉作翔;法律的理想與相關法學概念關系的法理學分析[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學院學報;1994年04期
7 魏敦友;;再評“法律信仰”——向許章潤先生漢語法學的進言[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6年01期
8 尤陳俊;法治的困惑:從兩個社會文本開始的解讀[J];法學;2002年05期
9 孫莉;程序·程序研究與法治[J];法學;1998年09期
10 朱崇坤;;論發(fā)展民營經(jīng)濟對促進我國法治進程的作用[J];法制與社會;2012年05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吳潛濤;[N];人民日報;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秀琴;影響中國法治化進程的傳統(tǒng)文化因素分析[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薛侃;;問責與政治文化構建[J];領導文萃;2006年03期
2 劉禮國;;發(fā)展文化構建和諧的幾個問題[J];今日海南;2007年07期
3 郭秀麗;;出版業(yè)與內蒙古和諧文化構建[J];實踐(思想理論版);2007年10期
4 胡長生;王雄青;;論自主創(chuàng)新系統(tǒng)的復雜性及其文化構建的豐富性[J];求實;2013年03期
5 梁應勤;;和諧文化建設至關重要[J];共產(chǎn)黨人;2007年07期
6 姚劍文;政治文化資源:對全球化態(tài)勢下當代中國政治文化構建的思考[J];求實;2002年06期
7 張平;陳偉;張越然;;機關黨建文化構建初探[J];中共貴州省委黨校學報;2012年02期
8 張強;;試析報業(yè)文化及其文化構建[J];學理論;2012年19期
9 劉金凱;新世紀中華文化構建的幾點思考[J];科學社會主義;2001年01期
10 張文;談政治文化構建在政治文明建設中的意義[J];中共成都市委黨校學報(哲學社會科學);2003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張鳴年;鄧弋青;;新時期行政問責文化構建的條件分析[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何少川;;在“傳統(tǒng)文化與先進文化構建論壇”上的講話[A];傳統(tǒng)文化與先進文化構建[C];2004年
3 王訓斌;周曉兵;;閱讀——學校文化構建的必由之路[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語文建設卷)[C];2013年
4 顧曉芬;;淺談圖書館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作用[A];新環(huán)境下圖書館建設與發(fā)展——第六屆中國社區(qū)和鄉(xiāng)鎮(zhèn)圖書館發(fā)展戰(zhàn)略研討會征文集(上冊)[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魯平 (作者單位:市文聯(lián));文藝道德建設與和諧文化構建[N];長江日報;2007年
2 陶國慶邋懷寧縣秀山中學;以優(yōu)秀學校文化構建和諧校園[N];安徽日報;2007年
3 ;加強反腐敗的文化構建[N];組織人事報;2007年
4 記者 李銳;新文化構建跨界融合戰(zhàn)略聯(lián)盟[N];上海證券報;2014年
5 王慶茂;論群眾文化在和諧文化構建中主體作用的發(fā)揮[N];中國文化報;2007年
6 中共鎮(zhèn)原縣委書記 王小慶;加強和諧文化構建 推進和諧社會建設[N];甘肅經(jīng)濟日報;2007年
7 作者系武漢市文學藝術研究所副所長、《芳草》雜志副主編 李魯平;文藝道德建設與和諧文化構建[N];中國藝術報;2007年
8 孔祥文;以和諧文化構建和諧企業(yè)[N];工人日報;2007年
9 魏建軍 兵團指揮部;用先進特色文化構建和諧警營[N];人民武警報;2012年
10 趙建功 楊申宗 王玉山 李張;用先進文化構建和諧警營[N];人民公安報;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杜增杰;我國組織文化構建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2 王炳坤;中國社會轉型期政治文化構建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0年
3 林建榮;社會學視野中的大學文化構建[D];福建師范大學;2007年
4 賀珍林;試論臺灣高中《國文》教材的文化構建[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5 史琳娜;跨文化友誼之第三種文化構建[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8年
6 吳越;以亞腐敗“零容忍”為導向的立體式廉政文化構建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12年
7 周麗薇;少兒期刊的品牌文化構建與傳播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8 彭娜;翻譯中的共謀與文化構建[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568430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2568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