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民間法在法律接受中的作用
本文選題:民間法 + 法律接受; 參考:《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16年06期
【摘要】:民間法與法律接受都具有的主體間性使得二者具有相契性,并因此民間法在法律接受中的作用得以發(fā)生。民間法在法律接受中具有三種主要的、獨特的作用,即作為社會主體進行價值衡量的尺度;整合法治資源;培育自身生長點。這些作用的發(fā)揮不僅可以在法律接受中勾連整合民間法與國家法,還可以實現(xiàn)國家、社會和公民的良性互動。同時,這些作用被社會主體的法律接受行為串聯(lián)成為一條"作用鏈",共同促成"良法善治"的法治愿景的實現(xiàn)。
[Abstract]:The intersubjectivity of both folk law and legal acceptance makes them compatible, and therefore the role of folk law in legal acceptance occurs. Folk law plays three main and unique roles in the acceptance of law, that is, the measure of value as the social subject; the integration of legal resources; and the cultivation of its own growing point. The exertion of these roles can not only combine folk law with national law, but also realize the benign interaction among country, society and citizen. At the same time, these roles are connected by the legal acceptance behavior of the social subject into a "role chain", which jointly contributes to the realization of the vision of "good law and good governance" by the rule of law.
【作者單位】: 中南大學法學院;
【基金】:中南大學研究生自主探索創(chuàng)新項目《民間法在社會治理法治化中的作用機制研究》(項目編號:2016zzts176)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D920.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鵬飛,鄧興廣;民間法概念辨析[J];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1年06期
2 王勇;國家法和民間法的現(xiàn)實互動與歷史變遷——中國西部司法個案的透視[J];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3 張曉輝 ,王啟梁;變遷中的少數(shù)民族民間法[J];今日民族;2002年08期
4 劉作翔;具體的“民間法”——一個法律社會學視野的考察[J];浙江社會科學;2003年04期
5 王青林;民間法基本概念問題探析[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6 許增裕;法律的完善細化應關注民間法[J];學術探索;2003年S1期
7 李澤;現(xiàn)代社會民間法存在的合理性[J];黑龍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8 霍建平;試論國家法與民間法[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5年12期
9 楊帆;國家法與民間法雙向互動之思考[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10 于語和,戚陽陽;國家法與民間法互動之反思[J];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支果;;民間法與鹽業(yè)合伙契約[A];鹽文化研究論叢(第二輯)[C];2007年
2 張佩國;;地方性秩序的再生產——鄉(xiāng)村糾紛中國家法與民間法的多元互動[A];區(qū)域社會史比較研究中青年學者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4年
3 乾潤梅;;法律多元視角下的民間法[A];當代法學論壇(2008年第3輯)[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謝暉;不能忽視民間法的理論提升[N];檢察日報;2014年
2 貴州大學 楊禮熠;國家法與民間法辨證關系探微[N];貴州民族報;2010年
3 江蘇省東臺市人民法院 許建兵 薛忠勛;對“民間法”的文化解讀[N];人民法院報;2013年
4 柴玉麗 夏 青;民間法與法制現(xiàn)代化[N];人民法院報;2002年
5 西南政法大學 龍大軒;和合:傳統(tǒng)文化中的國家法與民間法[N];中國民族報;2007年
6 記者 漆艷;“民間法·民族習慣法”研討會在我市舉行[N];天水日報;2011年
7 本報記者 劉卉;2011年:最值得期待的十大法律博客[N];檢察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田成有;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鄉(xiāng)土社會中的民間法[D];中國政法大學;2005年
2 陳冬春;論習慣的力量[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迎光;對現(xiàn)代市民社會中民間法的理性分析[D];中國石油大學;2008年
2 楊云玲;國家法與民間法的二元建構及其互動之思考[D];煙臺大學;2008年
3 姜琳琳;法治進程中民間法與國家法的融合[D];遼寧師范大學;2008年
4 蒙愛紅;轉型中國民間法與國家法關系的互補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9年
5 田英蓮;民間法的實踐運用及其問題[D];山東大學;2009年
6 陳晨;民間法:一種活的法律[D];南京師范大學;2006年
7 王斐;國家法效力危機的民間法救濟[D];山東大學;2006年
8 王來西;民間法:法律還是其他[D];西南政法大學;2003年
9 鄭君;國家法與民間法互動之反思及建議[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10 周石甫;民間法的運行[D];湘潭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109516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21095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