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版權法首次銷售原則的數(shù)字困境與司法應對
本文選題:版權法 + 首次銷售原則。 參考:《湖南社會科學》2014年05期
【摘要】:數(shù)字技術在給我們帶來便捷生活的同時,也改變著傳統(tǒng)的觀念。伴隨著美國版權法的發(fā)展,消費者已不能再隨意處分合法購買的含有版權內(nèi)容的商品。作為消費者權利產(chǎn)生之源的首次銷售原則,在數(shù)字時代出現(xiàn)適應性困難。版權人利用"許可協(xié)議+技術保護措施"的方式,一步步擴張其版權內(nèi)涵和效力,打破了版權人與消費者之間原有的利益平衡。為還原版權人與消費者之間的利益平衡局面,美國法院通過判例形式對首次銷售原則進行了一些"現(xiàn)代化"嘗試,但其成效并不理想。如何在數(shù)字時代完善版權法上的首次銷售原則,還必須結(jié)合數(shù)字技術的特征進行更多的制度創(chuàng)新。
[Abstract]:Digital technology not only brings us a convenient life, but also changes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copyright law, consumers can no longer dispose of legally purchased goods with copyright content. As the source of consumer rights, the principle of first-time sales is difficult to adapt in the digital age. The copyright owner expands its copyright intension and effectiveness step by means of "technical protection measures of license agreement", which breaks the original balance of interests between copyright owner and consumer. In order to restore the balance of interests between copyright owners and consumers, American courts tried to modernize the principle of first-time sales by way of precedents, but the results were not satisfactory. How to perfect the first sale principle of copyright law in the digital age must comb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technology to carry on more system innovation.
【作者單位】: 南京理工大學知識產(chǎn)權學院;江蘇省知識產(chǎn)權發(fā)展研究中心;
【基金】:江蘇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校外研究基地江蘇省知識產(chǎn)權發(fā)展研究中心資助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NO.30920140122012,30920130132024,30920140132011
【分類號】:D971.2;DD91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國龍;;尋求平衡:數(shù)字科技與美國版權法(英文)[J];中國外資;2013年06期
2 練小川;;美國版權法的“首次銷售原則”[J];出版參考;2013年10期
3 劉國龍;;數(shù)字科技與美國版權法思考[J];法制博覽(中旬刊);2013年06期
4 韓康;趙天馳;;對美國版權法中“合理使用”的分析[J];青年與社會;2013年07期
5 王曉楠;談P—P軟件服務對美國版權法的影響[J];理論界;2005年02期
6 萬勇;;美國版權法改革方案述評[J];知識產(chǎn)權;2014年01期
7 王世威;;美國版權法立法策略的歷史變遷對我國的啟示[J];法制與社會;2011年13期
8 張春艷;;論美國版權法定賠償?shù)倪m用[J];理論月刊;2012年09期
9 沙伊拉·珀爾馬特;馮曉東;;美國版權法對實用藝術品的保護[J];知識產(chǎn)權;1991年04期
10 高凌瀚;;美國版權法中履行手續(xù)要求的現(xiàn)實意義[J];知識產(chǎn)權;1993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壽步;;論版權與專利若干基本概念——試議美國版權法第102條的翻譯[A];專利法研究(1997)[C];1997年
2 李曉玲;;WTO補償機制之案例研究——《美國版權法》第110(5)節(jié)案[A];WTO法與中國論叢(2012年卷)[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GPL也許是SCO的下一個目標[N];計算機世界;2003年
2 記者 趙楠;美國版權法調(diào)整 iPad越獄不合法[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12年
3 關爾;美國欲為“孤兒作品”建版權數(shù)據(jù)庫[N];中國攝影報;2008年
4 本報記者 張維;表演者行業(yè)協(xié)會門檻亟待降低[N];法制日報;2014年
5 本報記者 屈麗麗;Google遭遇全球維權:是契機而非災難[N];中國經(jīng)營報;2009年
6 記者 譚娜;蘋果筑墻反“越獄”[N];北京科技報;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楊學群;論美國版權法中的網(wǎng)絡侵權[D];中國海洋大學;2008年
2 汪西菲;美國版權法中引誘侵權規(guī)則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089587
本文鏈接:http://www.sikaile.net/falvlunwen/falilunwen/2089587.html